東南網2月28日訊(通訊員 吳清遠 本網記者 潘賢利)379.12、386.43、442.81、486.31、550.02、575.17、603.96、634.9萬度……45度向上,無回撤,完美的規上企業用電曲線圖。25日,在安溪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大屏幕前,循著時間和數據的軌跡,267家規上企業總用電量曲線曲線波動情況一目了然,復工復產硬核之路清晰可見。數據表明,規上企業用電量呈現逐步攀升趨勢,較復工首日已有恢復性增長。 “日最高負荷46.8萬千瓦,達去年日均最高負荷的85.8%;267家規上企業總用電量634.9萬度,達2019年12月份日均用電量的89.2%。”工作人員徐飛龍介紹,截至23日,安溪縣高壓用戶當日電量恢復至79%,全市第一。 “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是綜合復工企業數量和復工企業用電量得出的一個數據指標,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安溪縣復工復產服務組織組組長莊稼祥說,這根穩步上揚的曲線引人注目,在農歷正月上半個月的低位徘徊之后,安溪企業復工電力指數逐漸開啟“上升模式”。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不斷上揚的指數背后凝聚著特殊時刻各方的共同努力。 “產能恢復9成以上,月底全面達產,復工能這么順利,都虧了縣里下派的‘指導員’——縣人社局黨員陳炳枝。”閩華電池公司管理人員王勝杰喜上眉梢地說,防疫物資不足,馬上組織送達。體溫檢測、落實錯時分餐制等,安排的妥妥。有政府上門貼心服務,眼下這復工復產的難關不難攻克,發展信心也增強了。 目前,在安溪,像陳炳枝這樣沉在企業服務的黨員干部有241名。為助力企業復工,安溪縣委組織部從全縣抽調241名年輕黨員干部,組成“紅色服務員”,蹲點企業,針對“五難”問題,開展一企一策幫扶。 企業生產環環相扣,關鍵環節重點調度。疫情面前,既要落實疫情防控,又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將“兩難”變為“兩全”?是擺在安溪黨政和干部群眾面前的一道必考題。可喜的是,在安溪縣委縣政府的科學籌劃下,全縣上下靠前行動,社會各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堅定的必勝信心,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 規上工業企業是支撐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的“壓艙石”。規上企業的用工問題牽動著安溪各級黨政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