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8日訊(通訊員 歐陽育玲 本網記者 謝玉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泉州臺商投資區迅速組織446個基層黨組織、8000余名黨員干部挺身在前,勇挑重擔,奮戰“疫”線,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截至目前,全區疫情防控零確診、零疑似、零密切接觸者,被列為無疫情區。 紅色力量加密防控布局 組建146支黨員先鋒隊、突擊隊 連日來,臺商區黨員干部們奔忙在一線,張坂鎮下宮村黨員駱志忠和駱偉藝,帶著以黨員積分從下宮村愛心小屋兌換的物資,到低保戶駱某枝夫妻的家中慰問;80多歲的老黨員黃碧玉也志愿參加防疫宣傳隊,挨家挨戶摸排走訪,還帶動全家人共同參與;東園鎮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王世聰、臺商區交通執法大隊水陸稽查股股長莊鳳民是老黨員,他們主動請纓,沖在“疫”線…… 為精準防抗疫情,臺商區全面推行網格化疫情防控模式,結合“修分爭星”,組織4341名農村黨員全部入網入格,包干63897戶群眾,當好疫情防控排查員、防疫知識宣傳員、紅事白事勸導員、交通站點檢測員、群眾暖心“代購員”。共組建146支黨員先鋒隊、突擊隊,對到該區人員尤其是湖北籍人員采取“一人一戶”管理模式,實施“每天一個暖心電話、一次生活慰問、一次垃圾回收、一次環境消毒”的“四個一”關愛舉措,確保“隔離病毒不隔人心”。 領導干部也積極發揮“領頭雁”作用,全區25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提前返崗,打頭陣、沖在前。同時,100多名機關黨員下沉小區,積極參與卡口檢疫、人員排查、防控物資分發、群眾教育引導等工作,全面充實基層一線疫情防控紅色力量。 紅色聲音凝聚“正能量” 黨員干部勸導取消活動300余場次 百崎鄉白奇村村委郭錦標原定于春節期間與女友舉辦婚禮,得知新冠肺炎最易在人群集聚中傳播時,作為村干部的他毅然帶頭取消婚禮宴請,并與其他干部一起進村入戶、入企業,做好防控疫情的宣傳、登記、摸排工作。他說:“雖然虧欠了妻子,但有大家才會有小家,相信家人會理解的。” 這樣的例子在臺商區還有很多,在疫情防控中,臺商區黨員干部沖在一線,用自己的行動為廣大群眾做榜樣。在疫情防 控過程中,臺商區還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組建了黨員疫情防控宣傳隊,通過發放一封信、“村村通”、流動宣傳車、網評轉發等形式,勸阻各類婚宴請,倡導喪事簡辦。據統計,全區農村黨員發揮信息多、溝通暢的優勢,主動勸導身邊群眾取消婚喪嫁娶等活動300余場次。 在更廣領域,臺商區創新載體、多措并舉,積極做好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宣傳報道各級黨組織、黨員參與疫情防控、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特色做法、先進典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心聚力、加油鼓勁。 紅色支援“乘”勢出擊 助力疫情阻擊“第一線” 一段時間來,臺商區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廣泛號召動員各界人士、組織發揮自身優勢支援疫情防控“第一線”。 黨員醫護成為最美的“逆行者”。臺商區醫院、鄉鎮衛生院黨支部第一時間組建4支黨員醫務服務隊和1個黨員防疫工作組,做好各村人員的篩查、醫學追蹤、預檢分診和轉診,并組織醫務人員響應號召馳援武漢,在征集令發出不到半小時,就有7名護士主動報名。 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泉州市華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10多名黨員職工提前復工,連續奮戰10余天研發生產5臺醫用高效負壓空氣凈化系統,無償捐贈給泉州市傳染醫院用于疫情防控;福建利澳紙業有限公司黨支部通過泉州臺商投資區慈善總會向武漢捐款100萬元,專項用于疫情防控;怡德、建利達、克拉克等企業黨支部積極協調企業主,實施“停工不停薪”。 社會組織紛紛緊急行動,沖在疫情阻擊的“第一線”。區黨員互助協會、志愿者協會黨支部等充分發揮作用,組織捐款捐物,邀請專家入戶開展心理輔導,為居家隔離人員、困難黨員等送去生活物資、防疫物資。例如,百崎鄉愛心公益協會負責 人郭志壇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愛心人士加入抗疫隊伍,積極配合鄉村兩級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群眾引導勸導、環境清理消毒、出入口監測排查等工作,同時,協調借來宣傳車,把防疫知識傳送到每家每戶。張坂雕藝協會黨支部發起“益起行動,共同抗疫”活動,捐款 11.6 萬元,為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等免費發放一次性口罩4000多個、防疫手冊800余份。 紅色服務排憂解難 積極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存在困難 臺商區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陸續出臺了“企業復工復產6個到位”“企業開工審核9個是否”以及“支持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20條措施”等政策,精準破解企業復工復產“五難”,并在全市率先啟動重點人群和省外進入臺商區人員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組織醫務人員入企集中采樣送檢,區財政承擔80%的非重點疫區來區人員檢測費用。 連日來,臺商區4支企業復工復產及防控工作組奔忙在企業一線,深入指導復工復產,督促落實防控責任,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物流、金融等問題,并實施信息“共享”,減輕企業負擔。 不僅如此,臺商區開設了企業復工“綠色通道”,啟動“容缺受理”,開啟一站式、保姆式、全鏈條服務,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并組織“黨建+人才”服務專員深入企業,積極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協調各方資源幫助華德、怡德等企業包車接回省外非疫區員工。同時,推行“共享餐廳”,針對中小型企業員工就餐困難等問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牽頭檢查檢驗并確定6家服務優質、有供餐能力的餐廳,協調餐廳幫助企業集中送餐、安全就餐,切實幫扶企業復工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