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主播一起跨境直播帶貨。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 百德跨境電商生態園負責人侯玉蓮是石獅一名資深的“電商人”,2015年開始便把目光瞄準跨境電商。“當時國內電商比較好做,大部分人還沒這種意識,受疫情影響,國外很多客戶沒辦法開店,很多傳統外貿企業的業務不好開展,也促進了跨境電商更快發展。”侯玉蓮告訴記者,新形勢下,許多傳統外貿企業都想轉型,但不懂得如何做,此次峰會就是專門針對石獅跨境電商的發展做全面解讀,除了多個項目啟動和簽約外,還包括跨境產品展、選品對接、平臺咨詢、分享宣講以及豐富的配套活動。“我們也會極力服務本土企業,幫扶培訓從業人員,幫忙對接平臺及貨源。” 疫情之下,跨境電商開啟了全球經濟的新藍海。“許多外貿企業走不出去,也開始尋求跨境電商的路子,今年石獅有500多家生產性企業,主動成立進出口商會,每個企業都成立一個部門做跨境電商,成為新的增長點和支點。”據石獅市商務局局長林金場介紹,“石獅國內電商的總產值已達800多億元,跨境電商競爭沒有國內電商這么激烈,且重購率高,價格更有優勢,跨境電商應該會成為我們很重要的支點,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據悉,受疫情影響,石獅許多海外僑胞紛紛回國發展,僅菲律賓就有2000多人歸國。海外留學人員有語言和外貿知識的優勢,回國后,等于背靠全球最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因此,跨境電商成為僑青歸國創業的首選。 來自印尼的石獅僑青蔡志雄于去年開始返鄉做跨境電商,是石獅首批入駐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的僑創青年。“去年一年的營業額加起來差不多100萬左右,體量不大,但發展空間很大。”蔡志雄坦言,石獅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對接到泉州各地特色產業資源。同時,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也出臺了許多扶持措施,大大降低了創業者的成本和風險,加之東南亞是閩南華僑高度聚集的地方,海外華人經濟圈是石獅做跨境電商得天獨厚的優勢,蔡志雄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廣大僑青,跨境電商是未來的風口,應及時抓住這個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