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海”文創園 加大生態環境整治 充分挖掘集體自然資源效益 通過租賃、入股、承包等方式,對閑置的固定資產進行二次開發、資源整合,發揮集體資產經濟效益。“問海”文創園、“聞海”海水游泳館原為破敗的舊餐館和村民亂搭亂蓋飼養雞鴨的場地,周邊亂倒垃圾及建筑余渣的現象經常發生。經過盤活,集體打包租給第三方經營管理,既改善了村莊環境,也為村集體增加租金收入十幾萬元。 利用村集體建設用地資源,投資建設進行出租獲取收益。前垵村利用高雷山廢舊地建設了漁港東岸及漁港南岸停車場,可供200輛小車停放,既緩解了高雷山旅游區的交通壓力,每年又可為村集體增收近5萬元。開展四荒地整改,整合土地資源,發揮土地資源效益。位于前垵工業區的“四荒”地通過整改,出租給了周邊石材企業,年租金收入約190萬。 黨建走廊 創新宣傳方式扎實開展活動 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 在傳統宣傳欄基礎上,前垵村建設兩處大型戶外宣傳走廊,注重版面活潑、形式多樣,宣傳內容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讓村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能及時了解新政策及前垵村新動態;同時,在濱海公園建設大型黨建文化走廊,將黨性教育由室內向室外延伸,也美化了村莊環境。 前垵村開設了“雷山龍騰”公眾號,作為村里信息公布平臺與高雷山旅游文化形象宣傳窗口,已發布上百篇原創作品,是全省較有影響力的村級公眾號。另外,借助“抖音”(雷山龍騰)進行宣傳,每星期發布2—3部農村工作短視頻,讓生態建設普及面更廣更有效,助力鄉村振興。今年前垵村又率先在全省開設“前垵村黨員直播間”,組建黨員主播團隊伍,定期開展直播,通過微黨課、微宣講和交流互動,為農村黨員量身定做更有吸引力的“三會一課”。 前垵村還攜手多方單位開展活動,積極活躍鄉村文化生活。漁村楹聯文化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南音交流活動、游泳邀請賽……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了村民們的業余生活。 南音演唱會 聯歡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