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4日訊(通訊員 吳君凡 吳瑞源)近階段來,泉州市城管局、泉州團市委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一系列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包括垃圾分類引導志愿者行動、垃圾分類知識有獎競答、科普動漫宣傳片制作、垃圾分類督導員培訓等,吸引了近10萬人次市民的參與,營造了良好的“垃圾分類我參與、美麗家園我共建”的氛圍。 志愿服務引導市民參與 “原來平日里被我們扔掉的垃圾還有這么大的用處,不僅可以減少垃圾,還可以當清潔劑,以后我就按志愿者教我的方法,讓廚余垃圾變廢為寶,減少生活垃圾。”新門社區居民宋燕蘭阿婆說。 在“六·五”世界宣傳月志愿服務活動,各界志愿者以多種形式帶動市民參與其中,引導市民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園。 志愿者們深入各個社區,通過向群眾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入戶講解垃圾分類知識、設置垃圾分類互動小游戲等,增進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的了解,幫助群眾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大家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 宣講培訓普及知識理念 在泉州團市委舉辦的垃圾分類專題培訓會上,泉州市垃圾分類辦業務組組長陳春煌以《機關單位垃圾分類介紹》為題,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從垃圾分類的意義、分類的標準、分類設施的配置、機關單位的做法、機關個人的做法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專業細致的講解,為干部群眾普及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基本常識。 為積極引導廣大居民群眾正確投放生活垃圾,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泉州團市委、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等單位聯合在全市實施“垃圾分類志愿宣講團”計劃,此次培訓就是該計劃的其中一項內容。 計劃實施以來,各級“宣講團”按照垃圾分類“九進”要求,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商場、進賓館(酒店)、進窗口、進網絡開展垃圾分類宣教工作,為廣大市民群眾宣傳我市垃圾分類工作的進展情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和理念,宣傳環境保護及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 線上競答營造良好氛圍 “過期化妝品屬于什么垃圾”“大骨頭屬于什么垃圾”……類似的問題引起了參與市民的認真思考。“再也不敢說垃圾分類很簡單了!沒有一定的知識,真答不出來。”家住泉州開發區的羅女士告訴記者,每遇到把握不準的題目,她就刷此次活動頁面附帶的題庫,并與同事、家人開展討論。 為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率,泉州團市委、泉州市城市管理局聯合發起了這次“美麗新福建 青春在行動”之泉州市垃圾分類線上知識有獎問答活動。 “活動期間,共有67208人次參與答題,參與者的熱情程度,出乎我們的意料。”活動組織方介紹,“本次競答錄入99道單選題,內容與市民日常關系密切,親和力強,且具有一定趣味性,不少人在挑戰過程中充滿興趣地同事、家人交流、討論,或發朋友圈分享,無形中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和參與度。” 與此同時,泉州團市委、市城管局還聯合制作了五集動漫科普短視頻,在各大視頻平臺及居民小區、寫字樓宇、戶外墻體等區域播放宣傳,營造垃圾分類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