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2日訊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泉港區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泉港區委、區政府防控決策工作部署,把抗擊疫情作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主戰場,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抓好社區防控、服務戰疫大局,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輸出民政力量。 聞令而動,火速集結,做到“黨有號召我有行動”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枚黨徽,一份承諾。疫情發生后,泉港區民政局嚴格落實“快、準、嚴、實、細”要求,第一時間發起民政領域防疫“總動員”,充分發揮民政系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作用,3個工作專班重點針對全區養老服務、殯葬管理、社會救助等領域,加強實地指導與檢查。同時,迅速組建黨員抗“疫”先鋒隊,抽調29名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到泉港區疫情防控一線,參與隔離點后勤保障、核酸檢測點現場秩序維護、交通卡口檢疫值班值守等工作,在“疫”線秉承“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宗旨,做到關鍵時刻組織在,關鍵崗位黨員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淬煉初心,科學防控,彰顯民政黨員先鋒本色 組織指向哪里,他們就奔赴哪里。根據泉港區疫情防控形勢,結合民政工作領域實際,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嚴密分工、高效指揮,形成科學防控閉環鏈。 全區養老機構實行全封閉、全核酸、全監測,提供“親情連連看”“云探視”等個性化線上服務,截至目前,泉港區有3家住人養老機構,共有工作人員86名,入住老年人231人。落實工作人員全員疫苗接種、每月全員核酸檢測制度,切實筑牢養老機構和老年人安全保障網。簡化治喪相關活動,區殯儀館實行封閉式管理,場所消毒程序化、防疫物資儲備充分、人車管控細化;行政審批窗口暫停線下辦理,采取在線辦理的形式。 此外,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聯動作用,倡議101個村(社區)、363家社會組織(含5家社工機構)、1個區級社工總站、7個鎮級社工站共同參與疫情防控,提聚戰斗堡壘力量。發動社工及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核酸檢測、防控宣傳、秩序維持、卡點值守、后勤保障等工作,參與社工18名,志愿者600余名,深入20個防疫卡點慰問一線社區防疫工作人員,社會工作服務貫穿一線基層防疫工作。廣泛鏈接社會慈善資源積極支援防疫工作,發動區濟困公益協會、家園義工協會等20多家社會組織深入抗疫一線;開通心理咨詢服務熱線,接受疫情防護咨詢服務30人次。 同心抗“疫”,匯聚暖流,共筑守望相助防護網 保障和關愛困難群體生活,是疫情期間的基本民生保障頭等大事,也是泉港區民政干部職工心中的牽掛。對此,泉港區民政局在疫情防控期間,聚焦兜底保障,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加大臨時救助力度,提升全國“救急難”綜合試點工作水平。 “廣”保障。及時足額發放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金、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647.42萬元;發放一次性口罩1.185萬只,消毒液373件,生活必需品價值2.2萬元,保障疫情時期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簡”程序。優化簡化臨時救助審批程序,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先行救助,后補手續”的救助方式。目前已實施臨時救助1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2.85萬元。 “細”落實。指導各鎮充分發揮民政助員、兒童主任、專業社工的作用,加強對低保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農村留守(困境)兒童的走訪探視,引導其積極參與核酸檢測,落實“應檢盡檢”。組織志愿者為居家隔離人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代餐、代購服務。 “嚴”管理。對救助站實行封閉管理,堅持“凡進必測”,對進站人員嚴格執行掃碼驗證、體溫測量、佩戴口罩、信息登記、核酸檢測等規定。站內受助人員實行每日監測,一旦發現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癥狀,立即轉入隔離區或送醫救治,及時化解疫情期間民政服務對象的急難愁盼問題。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名戰士。泉港區民政局的黨員們正在這場戰“疫”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筑牢防控鋼鐵防線,自覺在疫情防控斗爭中接受組織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