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4日,以“弘揚鄭成功愛國主義精神,維護國家統一,捍衛民族尊嚴”為主題的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大會舉行。拜謁進香、紀錄片《鄭成功》發布、舉辦鄭成功文化節和主題論壇……兩岸同胞緬懷民族英雄鄭成功,最重要的是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今日特推出專題報道,以饗讀者。 兩岸一家親,共敘“成功”情。 14日,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大會在“成功故里”南安舉行,海峽兩岸各界500余人在南安市主會場和臺灣嘉義縣分會場出席,共同緬懷民族英雄,研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代和歷史意義。鄭成功陵園民間拜謁活動、“共祭英雄鄭成功 感恩復臺六甲子”主題進香活動、紀錄片《鄭成功》發布儀式暨第七屆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鄭成功精神的時代意義”主題論壇……在一縷縷香火、一場場對話、一幕幕尋根鏡頭里,兩岸同胞的心越貼越近,親情、鄉情越來越濃,“兩岸同胞攜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愈加深入人心。 尋根謁祖 血脈情深 鼓罷三嚴,就到了上香的時辰,兩岸宗親各秉一炷長香,恭恭敬敬地點燃并插入香爐中…… 14日上午,連日陰雨的南安驟雨初歇,兩岸宗親緩緩走進南安鄭成功陵園,依序向民族英雄鄭成功致敬。 在海峽的另一端,臺灣嘉義的鄭氏宗親和信眾滿含熱淚,也跟著一次次彎腰祭拜。這一剎那,兩岸的香火已通過“云端”繚繞在一起,再也不分彼此。 身為鄭氏后裔的臺青鄭明嘉,特意從廣州趕來南安參加拜謁活動,激動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父輩從小就教育我們,大陸是祖地、是根脈所在,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是兩岸青年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有這個擔當,我相信美好的中國夢一定會在兩岸青年攜手合作中實現。” 在榕臺青張孝榮今年榮獲“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當天,天沒亮他就早早起床熟悉祭拜禮儀,出發前又頌讀了一遍鄭成功的《復臺詩》:“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鄭成功是海峽兩岸同文同種、血脈相連的精神象征。”張孝榮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在課本中了解到鄭成功收復臺灣,使臺灣擺脫了荷蘭的殖民統治,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的千秋偉業。今天有幸參加拜謁活動,更深深感受到這位民族英雄的家國情懷。 和張孝榮一道從福州趕到南安的,還有臺青簡以信。參加完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大會后,他激動地說:“兩岸同根同源,鄭成功文化和鄭成功愛國主義精神是聯結兩岸同胞的一條精神紐帶,兩岸青年要繼承好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兩岸的和平統一作出自己的貢獻。” 反“獨”促統 融合發展 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活動期間,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反“獨”促統與融合發展成為大會的主旋律,也是與會嘉賓的熱詞。 鄭成功祖籍南安石井鎮,是兩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1661年至1662年初,他揮師東征,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了被殖民統治38年的寶島臺灣,使臺灣重回祖國母親的懷抱。300多年來,其愛國御侮、開拓進取、堅韌不拔的精神始終放射著時代的光芒。 對此,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表示,今天兩岸同胞緬懷民族英雄鄭成功,就是要共同傳承和弘揚鄭成功精神和鄭成功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基礎上積極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通過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彰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依據,這是論證反‘獨’促統運動是伸張歷史正義、具有正當性和合法性的必要條件。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的歷史,也為今日完成國家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分裂提供了有意義的歷史啟示。”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致辭時說。 作為臺灣鄭氏宗親代表,鄭永柱也抱持同樣觀點。在他看來,鄭成功是聯系兩岸同胞骨肉親情的一條精神紐帶,兩岸宗親應該以鄭成功精神和鄭成功文化為紐帶,加強交流往來,開展互惠合作,共謀融合發展。 共同弘揚“成功文化” 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大潮中,“如何攜手弘揚成功精神和成功文化”成為與會宗親和嘉賓關注的焦點。 住閩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對鄭成功文化研究頗深。在他看來,在新時代弘揚鄭成功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應常態化舉辦鄭成功文化學術研討交流會,兩岸還可以線上線下同步舉辦活動,加強鄭成功文化的歷史研究和現實價值挖掘,擴大文化認同,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促祖國統一大業;多拍攝制作有關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影視劇;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拍攝、制作一批以鄭成功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加大鄭成功文化產業園建設,整合區域鄭成功史跡景點,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對臺文化交流基地。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蘇振芳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鄭成功的海洋思想、海商實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而海洋文化又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組成部分,大有文章可做。“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以泉州為核心的鄭成功文化圈影響著海峽兩岸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可充分挖掘鄭成功文化在兩岸的影響力,尤其是攜手弘揚鄭成功面向世界、開拓貿易的海洋精神,為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提供文化軟實力支撐。” 鄭成功文化的青少年傳承,是臺南市南安商會會長周芷茹關注的方向。“可以運用文創理念,以更新穎、有趣的方式將鄭成功文化向下扎根。比如在臺灣,我們會舉辦成功燈會,讓青少年來彩繪燈籠,將鄭成功愛國愛鄉的精神融入其中;在廈門和泉州,我們開發了一系列鄭成功研學產品,包括少年禮生挑香擔、成功啟蒙禮、成功文物尋根、成功壯游地圖等,讓孩子們在研學中領略和傳承鄭成功文化的精髓。有了鄭成功文化這一共同紐帶,兩岸青少年就能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王鳳山 王敏霞 通訊員 陳鑫煒 黃瑜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