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者用手機拍下石獅子。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東南網7月26日訊(通訊員 吳秋瑜 本網記者 施遠圻)為慶祝泉州申遺成功一周年,近日,鯉城舉行“宋元泉州 ‘獅’意古城”古城徒步活動。來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身份的徒步愛好者用滿滿的熱情與遺產點撞個滿懷,尋找藏在古城里的“獅子”元素,了解“福獅”文化。 活動現場,10名“特別”的小朋友獲得結業證書,他們就是首批通過考核的“世遺小小志愿講解員”代表。據悉,此前,鯉城團區委、鯉城區人民檢察院、鯉城區計生協會、開元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組織開展“世遺小小志愿講解員”成長營活動,面向鯉城招募10-14歲中小學生,以開元寺等遺產點為核心,通過實地講解、課堂授課、講解輔導等方式加以培訓,首批共有17名小小講解員通過考核。 隨著一聲鳴笛聲響起,來自各行各業的近百名古城熱愛者從威遠樓出發,以徒步的方式,重走遺產點,用腳步感知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據介紹,此次活動全程6公里,串聯起古城轄區內的開元寺、南外宗正司遺址、清凈寺、順濟橋遺址、天后宮和德濟門遺址等6個遺產點,主辦方還安排講解員全程講解,讓參與者走訪古城、讀懂古城。 活動當天,戶外高溫,但仍擋不住大家對古城的熱愛。帽子、防曬服、墨鏡……參與者們“全副武裝”,在大街小巷中穿梭行進,沿途尋找“藏身”在街巷中的石敢當,打卡了解“福獅”文化。風獅爺、門頭獅、旗桿獅、繡品獅、案頭獅……在古城里隨處可見造型各異的石獅子、石敢當,“福獅”文化早已融入古城日常生活,成為閩南文化的一個重要文化標識。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