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于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除了在學校設立非遺傳承基地,泉州還積極開發民間藝術鄉土教材、開設民間藝術課程,目前,全市共建成1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11個縣級館、166個市級非遺傳習所、1000個非遺展示點,大大促進全市非遺傳承教學活動,營造濃厚的非遺保護傳承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地保護各類非遺項目,泉州著力建設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數據平臺,匯集全市非遺數字資源,并向公眾開放。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就創新性地開展南音記錄工程,創辦泉州南音網,將南音的65套“指”“譜”和1000首優秀“曲”錄制成DVD,搶救與記錄瀕于消亡的曲目。此外,泉州還發布《泉州市非遺電子地圖》對300多個非遺展示展覽點進行直觀呈現,并啟動《泉州非遺傳承人口述史》資料采集工作,進一步完善非遺檔案和數據庫。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