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現場。 中建三局供圖 東南網6月6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胡希為)昨日,福建省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協會2023年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暨建設工程現場觀摩交流會在中建三局城建·田中里項目舉行。 會上,中建三局(福建)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軍安致歡迎詞,現場進行了授書儀式,福建省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協會秘書長王建國就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和開展好本次安全月活動作出了明確要求,最后出席領導共同啟動本次安全生產月活動。 中建三局城建·田中里項目樹立“將安全標準化建設與安全文化融入景中,實現‘一步一景’‘一步一觀摩’‘一步一學習’”的安全理念,圍繞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智慧工地等方面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 技術先行:創新工藝助推綠色施工 記者發現,住宅采用全鋼集成爬架+鋁合金模板工藝,實現混凝土墻免抹灰、砌體墻薄抹灰,杜絕裝飾裝修工程空鼓、開裂風險。 施工現場正式照明代替臨時照明及用電,正式消防系統代替臨時消防系統,保障施工用電及消防安全。地下室外墻模板采用新型的免開孔新工藝,大大提高混凝土成形質量,有效解決地下室墻體施工模板消耗大,周轉使用率低的問題,提升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水平。 圍繞安全月主題,中建三局建立項目全周期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綜合運用“安全教育講評臺”“VR體驗館”“安全文化長廊”多維度開展體驗式安全教育,真正實現“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項目設置安全教育、體檢、實名制登記一體化中心,實現入場人員一站式登記,人員入場更便捷,安全管控更高效。 項目深入踐行泉州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提升指南(2.0版),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嚴格落實四色風險分級管控措施,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形成“三張清單”,筑牢項目安全生產防線。 質量樣板展示區,分別設置材料展示、主體結構實測實量、防滲漏樣板、交付樣板體驗區,現場展示混凝土澆筑、后澆帶獨立支撐、氣囊攔截、衛生間防水等工藝,精準覆蓋施工過程中易出現質量通病的關鍵工序和重點部位,全方位展現項目推進樣板引路、過程控制、一次成優過程中的精益求精。 全面推進設計、措施工藝優化清單76項,有效精簡多余工序、節約措施投入;建立四大穿插模型,通過工序合理穿插、控制關鍵節點、減少工作面閑置,預計節約工期90天。 在智慧展廳主題展區,重點展示了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VR裝修樣板、慧眼AI識別、塔機升降機監測、質量安全線上巡檢、環境監測等模塊集中管控。以智慧互聯賦能管理升級,推動項目安全、質量、環境、設備等管理提質增效。 據悉,城建·田中里項目位于鯉城區浮橋街道,總建筑面積約41.35萬m2,建成后將提供安商房2587套,用于回購安置繁榮片區部分被征遷群眾。自項目開工以來,項目團隊克服疫情影響,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科學統籌,倒排工期,18天完成臨建施工、90天完成樁基施工、122天完成B區主樓地下室封頂,162天完成A區主樓地下室封頂。目前已經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12月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體員工將繼續以深入貫徹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市委“抓城建提品質”相關部署,樹牢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充分展現爭先風貌,打造標桿民生工程、以高標準安全助力福建省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