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9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陳珍妮)近日,泉州鯉城新峰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社區的小朋友在“鄰里親厝邊情”志愿服務隊的引導下體驗無人機"實操"飛行。今年暑假,該志愿服務隊聯合多個社區開展無人機科普活動,豐富未成年人暑假生活,探索科技賦能志愿服務新模式,這樣的活動已開展多年。 “鄰里親厝邊情”服務隊主要由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億興集團自動化分公司無人機巡檢班成員組成,依托專業“無人機”團隊,聚焦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對無人機應用的需求,通過科普、公共服務等多種志愿服務形式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使無人機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雙向發力促成長 “志愿服務工作應該緊跟新時代、新任務和新挑戰,不斷創新和進步。”提及建立無人機志愿服務隊的初衷,福建億興集團自動化分公司團支部書記、“鄰里親厝邊情”服務隊隊長楊月薇說,無人機的應用還有很大的潛力空間,依托志愿服務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無人機應用技術的新方法、新模式,才能使其在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鄰里親厝邊情”服務隊擁有AOPA持證人員12名,其中8名為黨員,4名碩士研究生,曾獲福建省無人機操作員技能大賽團體三等獎及個人三等獎,自主研發“無人機裝載背包”等實用新型專利。 長期以來,福建億興集團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作為帶隊伍、育人才的一個重要抓手,發揮企業黨、團組織的組織優勢,將志愿服務管理納入黨建管理體系,通過“黨員一帶二”計劃,輻射、帶動團隊不斷成長。 “專業性決定其具有‘雙向發力’優越性。”楊月薇介紹,服務隊是目前泉州唯一以無人機為主體、同時參與校園科普及社會治理兩大領域的專業志愿服務團隊。在塑造品牌美譽度的同時,啟迪更多無人機技術應用的新路徑,構建起志愿服務與人才培養“雙向發力”渠道,促進提升團隊建設與新技術應用,形成良性循環。 全民科普 筑夢未來 2023年5月,“鄰里親厝邊情”服務隊走進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奉獻光明·照亮童心”志愿服務活動。這是服務隊第二次走進該所學校,通過有針對性地策劃志愿活動,有效激發特殊兒童群體對科技領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2021年3月,服務隊“基于無人機應用的校園科普及其他服務項目”啟動,以項目為依托,科學分析服務需求、選擇服務內容,常態化開展科普活動,實現志愿服務效能提升。先后走進泉州各區縣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科普活動,寒暑假期間,持續依托主城區120個社區的設施、場所,與社區聯合舉辦“暑期活動營”活動,助力泉州市“孩子開心、家長放心、志愿(者)愛心、社會關心、政府暖心”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五心”品牌項目建設。同時,服務隊還積極開展“引進來”研學活動,先后與泉州師范附小、培元中學等單位共同組織多場研學。 三年來,“鄰里親厝邊情”服務隊累計舉辦校園科普40余場次,服務對象超過3000人次,為構建現代生活的溫暖網格發揮積極作用。 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 作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合作者,志愿服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助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大有可為。“鄰里親厝邊情”服務隊利用自身的裝備和技術優勢,有效支撐服務突發事件處置工作。 泉州市疫情防控期間,服務隊多次響應泉州市應急管理局、鯉城區疫情防控部部署,深入豐澤區潯美社區、鯉城區金龍街道、惠安張坂鎮等多個封控區,開展無人機服務200余架次,機巡時長61個小時,查糾違章191起、312人次,通過使用無人機巡邏、宣傳防疫事項,制止違規行為,實現精準管控,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此外,項目組還多次配合相關部門參與失蹤人員搜救、臺風后搶險救災等志愿服務工作。三年來累計開展社會治理服務58次,服務學生及社區群眾逾萬人。 通過與消防、社區、學校等單位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將志愿服務內容寫入協議,項目常態化、有計劃的開展得到了保證。團隊先后榮獲泉州市工人先鋒號、泉州市疫情防控優秀志愿者服務組織、2023年泉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銀獎等榮譽。 接下來,福建億興集團將探索將企業數字化黨建平臺等數字化管理工具引入志愿服務活動,完善激勵機制,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擴大覆蓋面與社會影響力,將企業資源與社會共享,將志愿服務工作融合到社會發展大局中,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