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永春介福鄉緊扣“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創新“村企聯盟”模式,全力構建黨建引領、群團助推、企業協同、村民參與的“三治融合”新格局,力求實現鄉村振興與瓷鄉發展同步推進,和諧共贏。 村企紅色議事會。介福鄉 供圖 建制度,筑牢振興“壓艙石” 黨建強堡壘。繪制一村一品規劃藍圖,聚焦“老中青”三個群體,創新開展“黨建+”鄰里中心整鄉推進工作,構建全鄉“15分鐘便民生活圈”;針對福東村建有區域老年人活動中心的特點,重點聚焦“老有所養”,創辦銀齡黨課,真正實現“老有所樂”;紫美村轄區有企業上百家,重點聚集“中年人”這一群體,推行村企聯盟模式,積極提供各項惠企利民措施;龍津村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等場所改造升級,重點聚焦“幼有所育”,打造特色研學基地。 網格促管理。將每個村分為2個二級網格,6個三級網格,每個網格推選1 名政治素質高、工作業績好、社會威望高的黨員企業主擔任企業小組長,與1名村兩委、1名駐村工作隊員組成小分隊,負責本網格村企聯盟各項工作。探索建立“事情共商、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文明共創、活動共辦”機制,使群團組織、企業由“局外人”變成“參與者”,共筑經濟發展;有效構建“問題一線發現、服務一體推進”的基層治理新模式。 積分提治理。出臺介福鄉村企聯合積分制,設志愿公益、文明行動、中心工作、監督舉報四大類,每個類別再下設子項目,推進聯合治理具體化。村民和企業員工通過參與積分活動每次可積1-5分,每個季度通過村民(員工)自評、企業參評、村黨支部校定的方式兌現積分獎勵,提高企業主、員工村民主動參加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九牧潤時新能源工程火熱開工。介福鄉 供圖 抓重點,破解振興“重難題” 聚焦產業發展。積極與發改工信等上級主管部門對接,促成佰盛利新能源、新發優享、意凌建材等項目相關手續的辦理和落地;充分發揮九牧龍頭企業優勢,招引落地九牧潤時新能源等強而大項目。截至目前,先后完成苦寨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旅項目、陶瓷特色產業園等10億以上市級簽約認定。 聚焦穩定和諧。制定介福鄉“警企聯動”工作模式,通過與重點企業的聯動、聯建、聯勤,預防化解矛盾和隱患,強化社會治安動態掌控力。以“一村一警一律師”為載體,由民警、法律顧問每月一次到村部或企業“坐診把脈”,了解企業和員工在生產運營、薪酬管理、土地糾紛、產權確認等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借用法律加以化解解決。成立村企“紅色議事會”,重點協調解決鄰里矛盾等日常糾紛,促進鄰里和睦。 聚焦移風易俗。將移風易俗融入企業文化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舉辦移風易俗相關活動,勸導廣大群眾摒棄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并對移風易俗行為予以一次3分的積分獎勵;同時,村企聯合挖掘一批本地移風易俗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利用微信公眾號、宣傳欄、入戶等方式進行大力宣傳,以先進典型激發群眾學習熱情,提高移風易俗的自覺性。 創特色,打造振興“助推器” 學習典型促文明。以全軍十大掛像英模林俊德將軍等先進典型為標桿,認真挖掘、整理鄉村村魂,撰寫村規民約,引導廣大企業主、村民員工向榜樣看齊,自覺做貢獻、講道德。每季度開展1 次“瓷鄉模范”評選活動,營造“人人弘揚先進典型,人人爭當瓷鄉模范”的濃厚氛圍,促進鄉風文明、社會和諧。 能人協助促發展。村黨(總)支部與企業、合作社連續舉辦鄉村振興茶話會,邀請專家、企業和合作社負責人圍繞線上銷售模式和線下發展新渠道、村企發展共建共享機制等,推動實施村規民約,反饋群眾意見建議,切實提升農村社會治理和企業發展水平。 近鄰互幫促長效。根據企業員工、村民的需求,成立“村企”近鄰幫幫團,下設育才、和諧、便民等三支志愿服務隊,幫助瓷企培育專技人才,協助協調鄰里、家庭、企業間以及企業與員工等方面矛盾糾紛,為企業、村民提供電腦維修、水電維保、物品代購等便民服務。同時,建立“三星”民意訴求辦理機制(一星級為幫幫團成員能夠當場辦結事項,二星級為需要村或企業協助辦理事項,三星級為需要轉交上級有關部門辦理事項),推動鄉村治理更長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