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張曉明/文 林勁峰/圖)又是一年春草綠,百花風起時節至清明。按泉州清明祭掃“前十后十”的習俗,昨日首波祭掃高峰到來。雖然氣溫不高,不少群眾仍借著周末前往各陵園祭掃。記者走訪中心市區“兩園一山”看到,越來越多的市民采用獻鮮花、結黃絲帶等方式祭掃,踐行綠色文明祭掃理念。 值得提醒的是,連日來,受冷空氣影響,我市氣象部門發布了大風黃色預警,掃墓祭祖、焚香燒紙活動極易引發火災事故,提醒各界共同做好防范。 宏福園內松柏郁郁蔥蔥,未見燒金紙帶來的濃煙。 社區設置檢查站助力森林防火 嚴陣以待設置防火檢查站 “你好,請開一下后備廂。”昨日10時,記者驅車來到宏福園看到,進園處設有防火檢查站。20多名工作人員分成幾列,引導入園的小車、電動車停下檢查,發現鞭炮就沒收,發現金紙則暫為保管。“根據規定,禁止一切火種進山。金紙可以放在這里暫存,也可以交由我們統一焚燒。”工作人員解釋道。記者觀察15分鐘,未看到有市民攜帶鞭炮前來,少數的市民攜帶了金紙。進入宏福園園區廣場,一部消防車嚴陣以待,幾名工作人員也在徒步巡邏。 11時,在皇跡山陵園內,多名工作人員在園區來回穿梭、仔細巡查,現場未聞煙花爆竹燃放的聲音,也未見燃燒金紙的濃濃煙霧。“我們采取分區巡邏的方式,每個點位都安排了足夠的人員巡查、勸導,及時制止市民燒金紙、放鞭炮。”一名工作人員說。 11時50分,在清源山齊云路上山入口處,交警正引導轎車停放在停車場內。上行百米后,記者看到由仁風社區設置的森林防滅火檢查站,工作人員一一對上山群眾所攜帶的祭祀品進行檢查。工作人員表示,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基本上沒有人攜帶煙花爆竹,崇尚文明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了。記者看到,檢查站還配有一輛森林消防摩托車,該車為四輪驅動,尾部帶有水箱和消防水泵,可在起火之初及時進行撲救。 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到文明祭掃行列 志愿者贈送鮮花倡導文明祭掃 “無火”清明 文明祭掃樹新風 “您好,這里有鮮花可以免費領取。”昨日,記者在宏福園廣場看到,兩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向入園的市民發放鮮花。據了解,近年來,宏福園大力提倡“鮮花換鞭炮”文明祭掃方式,而如今大力開展“無火”清明活動后,園內放鞭炮、燒紙錢的現象已經很少。今年,園區每天準備100束鮮花,免費提供給前來祭掃的市民,以倡導大家用獻花祭哀思。同時,還在廣場處設置了“清明思念寄語墻”,供市民抒發心中所想所念。 記者遇到了前來祭掃的市民林女士,她手上提著一袋鮮花。“現在都提倡綠色祭掃,感覺今年大家更文明了,少了以往放鞭炮、燒金紙的現象。”林女士說道。而陳先生一家十多人齊聚一塊墓地旁,依照輩分順序輪流上香、祭拜。“每年我們都是一大家子出動,有幾位特意從外省回來。”陳先生告訴記者,以前他們也會燒金紙,現在也響應綠色祭掃了。 在皇跡山陵園,不少前來祭掃的市民也都選擇綠色、環保的方式,有的人只帶鮮花,有的則帶著水果、點心、飲料等。 錯峰出行 部分路段有管制 昨日上午,記者在宏福園看到,前來掃墓的人并不少。臨近中午時分,人流、車流達到高峰。在執勤的民警及陵園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園區交通相對有序。 “今天迎來祭掃高峰,我們在各個路口都安排了人員管控車輛停留時間,引導車輛從不同方向進出。”在齊云路值守的豐澤交警大隊民警告訴記者,這個周末上山祭掃的車輛很多,為減少道路交通擁堵,建議市民盡量錯峰出行,選擇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綠色出行方式。 日前,泉州交警發布清明節出行提示,提醒市民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和易擁堵路段。3月29日、30日,4月4日至4月6日,4月12日、13日,每日8:00—17:00,清源山齊云路、北山路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 3月29日、30日,4月3日至4月6日,每日8:00—17:00,皇跡山陵園周邊道路實行道路交通管制措施。管制期間,禁止一切機動車輛從刺桐北路方向通過古道街(七里庵)進入皇跡山陵園。禁止皇跡山陵園駛出的一切機動車輛左轉進入毓興街(原新埔街)方向。往皇跡山陵園祭掃,從周邊道路由國道324線(火燒橋)進入華園北路——毓興街(原新埔街)——皇跡山陵園。皇跡山陵園駛出的車輛由古道街(七里庵)——刺桐北路實行單向行駛,嚴禁車輛逆向行駛。 3月29日、30日,4月4日至4月6日,4月12日、13日,每日8:00—17:00,北清路與宏福路路口進行交通管制。 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倡導廣大市民文明祭掃,提前預約祭掃時間,合理避開祭掃高峰,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切實增強安全意識,積極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維持祭掃場所秩序,嚴防火災、踩踏、車輛事故的發生,確保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