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大局緊扣中心 依法履職發揮作用 陳海基在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常委會工作報告 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市人大常委會在中共泉州市委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圍繞市委“項目帶動、轉變提升、和諧進步、跨越發展”工作思路,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能,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工作機關、代表機關的作用,為推進“十二五”規劃順利實施,促進現代化泉州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年來,共召開常委會會議7次,主任會議11次,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13項,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開展檢查,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省人大常委會進行執法檢查、立法調研、專題調研21次,依法任免、批準任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124人次,做好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選舉的籌備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主動服務黨委工作大局 常委會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優越性的核心要求,組織動員全體人大代表盡職盡責,保證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切實維護市委的領導核心地位。緊緊圍繞市委決策和全市工作大局,確定常委會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堅持向市委請示報告工作制度,及時向市委報告推進“二次創業”、代表選舉、對臺交流、生態市建設等重要事項,保證人大工作得到市委的重視與支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機統一,使市委推薦的人選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領導人員。 堅決貫徹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及時組織學習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統一認識,推動落實。積極推動“五大戰役”實施。深入152個掛鉤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及時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解決要素保障、產權證辦理、企業用電等230多個困難和問題;聽取政府專項工作報告,提出妥善處理安征遷問題、強化項目質量安全管理等審議意見,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持續推進“五大戰役”。全力推動民企“二次創業”。在石獅召開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提出加大“督、促、推”力度,為建設民營經濟發展樂園鼓與呼的工作要求;研究出臺市人大常委會促進“二次創業”工作方案,召開企業界市人大代表座談會,走訪企業界市人大代表370多人次,推動相關政策的對接落實,充分發揮企業界代表在“二次創業”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環灣城市發展戰略實施。組織調研視察,要求環灣各建設組團精心規劃,科學論證,為泉州負責,為歷史負責,高起點打造“環灣活力都市、濱海幸福之城”。 認真完成市委安排的專項工作。深入本市21個省、市試點鎮調研,集思廣益,按時完成市委重點課題《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省委《調研內參》予以刊發,部分成果被《泉州市貫徹福建省〈關于積極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的實施意見》采納。審議臺商投資區總體規劃、桃花山生態區保護建設規劃,分別作出決議。組織對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百崎大橋建設方案的論證,提出建設性意見。完成《打造泉州文化旅游強市的研究》報告,提出進一步理順旅游管理體制、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等意見。上述工作均受到市委的重視與肯定。 二、依法行使各項職權,有效推進“一府兩院”工作 常委會始終牢記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使命,依法決定重大事項,切實加大監督力度,督促“一府兩院”實現在本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出的承諾。 督促事關發展大局的重點工作。緊緊抓住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加強監督,力求實效。促進加快轉變提升。組織專題調研,針對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經營困難等問題,督促有關方面進一步采取措施,增強扶持政策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推動中小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升核心競爭力。跟蹤檢查《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審議意見》的落實情況,推動新型文化業態加快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發展層次。推進生態市建設。組織開展市區江濱公園建設管理、稀土和高嶺土等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情況調研,推動城市生態人文景觀建設和自然生態系統修復。開展環境保護法及我省條例執法檢查,督促重點行業加大污染整治,促使一批環保基礎設施加快建成投入使用。聽取和審議《泉州生態市建設“十二五”規劃》并作出決議,強調全力完成節能減排、建設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等8項主要任務,早日建成國家級生態城市。密切關注“三農”工作。開展春季農業生產、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情況調研檢查,督促進一步抓好田間管理,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跟蹤市政府辦理《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水利改革發展工作的審議意見》情況,推動城鄉防汛抗旱減災能力進一步增強。督促議案決議的貫徹執行。聽取市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對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的規劃建設情況進行視察,要求搶抓國家加大水利建設的有利時機,堅定決心,迎難而上,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目前該項目已經水利部、發改委審核通過,正報國務院待批。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組織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調研,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切實維護教育公平。開展人口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調研,督促加快建立流動人口綜合服務管理機制。開展檔案法和我省條例執法檢查,督促加大檔案經費投入,加快推進市檔案館新館規劃建設。 督促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專題召開新一屆政府工作部門和“兩院”負責人座談會,要求擦亮人大制度政治品牌,立起“一府兩院”良好形象,一心一意為人民謀福祉。強調政府全體工作人員要真正把依法行政作為基本準則,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對市政府報送備案的93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嚴格審查,維護國家法制統一。開展全市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情況檢查,督促公安機關以解決執法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提升民警執法履職水平,努力實現公正、文明、嚴格、高效的執法目標。開展市中級法院執行工作情況調研,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執行難問題,促使市中級法院出臺執行現場行為規范、快速執行流程管理等規定。聽取和審議市檢察院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人民檢察院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的決定》情況的報告,促使市檢察院進一步加強對刑事、民事、行政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督促年度計劃、預算的執行。認真審查2011年市級決算草案,要求政府進一步完善預算體系,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強化社會保險基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聽取和審議2012年上半年計劃、預算執行情況報告,要求政府有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和調度,強化增收節支,加大“三維”項目對接,壯大和提升實體經濟。審議批準市政府提出的《關于2012年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支相應調整市本級預算的議案》,指出必須強化財政審計跟蹤監督,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機制,保證債券資金使用安全、規范、有效。 三、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常委會始終注重發揮密切聯系人民群眾這一最大優勢,不斷強化代表在人大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依法行使各項民主權利。 準確把握人大本質要求。把學習憲法和掌握人大制度基本理論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邀請專家舉辦專題講座,主辦全國二十城市人大工作座談會,組織機關干部研讀《法學文庫》系列叢書,開展人大對外交流等形式,拓寬人大工作視野,加深對人大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準確把握人大制度的基本內涵。組織參加省人大常委會舉辦的“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讀書征文和“地方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與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課題研討活動,14件作品獲獎,位居全省前列。繼續辦好《泉州人大》、《人大信息》,調整充實《泉州人大》編輯委員會,組織開展第六屆“泉州市宣傳人大制度好新聞”評選活動,在《泉州晚報》等媒體推出系列專版,著力提升人大工作影響力。 積極發揮代表作用。組織開展市人大代表初任培訓、履職培訓和專項培訓36次,增強新一屆人大代表履職意識和能力。組織代表聽取有關部門工作匯報,為提出議案、建議和審議各項報告作好準備。在人代會閉會期間,組織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任務,分片開展專題調研6次;定期向代表通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寄送相關資料,確保代表知情知政;通過開展代表小組活動,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參與常委會組織的視察、專題調研和執法檢查,進一步激發代表履職的積極性;支持市、縣兩級法院邀請人大代表協助訴訟調解,定期組織代表旁聽法院庭審。加大代表建議的督辦力度,不斷完善辦理工作機制,提高督辦工作實效。把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大中專畢業生落戶問題等8件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建議作為重點辦理件,由常委會領導重點督辦。其中,《關于設立新的印染集控區,促進我市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引起省、市高度重視,省政府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泉州市印染行業轉型升級和集控區建設問題,明確將在用地、用林、用海及電價、水價等方面給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市政府成立印染行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提出具體工作思路;目前集控區的新址已經確定,各項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本屆人大一次會議共收到代表建議406件,答復率100%,代表對答復滿意率為71.7%、基本滿意率為28.3%,滿意、基本滿意率為100%。 充分反映群眾意愿。常委會領導結合開展“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分赴各掛鉤縣(市、區)、重點企業和邊遠鄉村320多次,了解情況,傾聽呼聲,幫助解決問題;堅持接待代表、約訪群眾制度,先后接訪代表、群眾280多人次,對反映的情況當場給予解疑釋惑,或交由有關部門辦理,有關群眾反映的外來人口異地辦理準生證難、征地拆遷補償不公等問題得到解決。在行使監督職權、討論和決定重大事項時,充分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向全市人民公開征集常委會監督議題,市民提出的“關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等9方面意見,被吸納列入常委會年度監督工作計劃。一年來,圍繞審議生態市建設、小城鎮改革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深入40多個市直部門、近100個鄉鎮,召開座談會89場,先后聽取2000多名代表、專家、“一府兩院”有關工作人員和基層群眾的意見,保證常委會提出的審議意見、作出的決定決議能夠集中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意愿。 切實維護群眾利益。2012年是我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年,常委會要求有關方面嚴格執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省實施辦法,切實保證基層群眾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權利。密切關注市政府研究處理《市人大常委會關于社會保障工作情況的審議意見》,督促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管,確保公民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權利。組織開展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檢查,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確保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跟蹤檢查《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市執行福建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情況的審議意見》落實情況,促進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把人大信訪工作作為暢通群眾表達利益訴求、解決矛盾糾紛的重要渠道。常委會領導經常過問信訪工作,審閱批示信訪件,通過交辦、督辦,積極推動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合理合法訴求得到解決。一年來,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230件,其中來信768件、來訪462批686人次,切實維護公民申訴、控告權利。 四、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不斷提高依法履職能力 常委會始終注重加強自身建設,以開展“增素質、正作風、樹形象”主題活動為抓手,著力抓規范化建設,抓關鍵問題處理,抓干部能力鍛煉,營造“甩開膀子干事業、身心愉悅做事情”的良好工作氛圍。 強化學習堅定方向。通過多種形式,認真組織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省、市委重要會議精神,安排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干部80多人次,參加省人大常委會和省委黨校、市委黨校培訓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質、理論素養和法律水平。黨的十八大召開后,迅速通過黨組擴大會、常委會會議、講座、研討等形式進行傳達學習,全面理解和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增強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規范制度歷練隊伍。建立和完善機關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規范辦事程序;制訂市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聘請兼職委員、咨詢委員暫行規定,促進常委會和機關工作進一步程序化、制度化。切實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視機關組織建設,及時調整充實人大機關委(室、局)工作力量。牢固樹立選人用人的正確導向,加強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和工作歷練,一批德才兼備的干部得到提拔、交流、使用,有效激發了機關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 注重創建提升水平。切實抓好機關績效考評、精神文明建設和黨建工作,制定和實施《市人大機關績效考評工作方案》、《市人大機關創建省第十二屆(2012—2014年)文明單位的工作要點和規劃》,全面推廣實施“168”機制。在永春召開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探討交流人大機關為常委會履職提供優質服務的經驗體會。扎實開展崗位練兵、工作講評、內勤評比等活動,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機關干部的“讀、說、寫、做”能力得到提高,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形成。 新一年的主要任務 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會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準確把握中央關于人大工作的新論斷、新要求,增強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要緊緊圍繞十八大確定的“五位一體”戰略新布局,積極探索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依法行使各項職權的有效途徑,努力開創人大工作新局面。 新的一年,我們要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省人大常委會的要求,扎實做好各項執法檢查,促進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認真審議市政府關于“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以及重點流域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情況等專項報告,進一步加強對計劃和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切實抓好常委會決定、決議和審議意見的跟蹤問效;要圍繞重點領域改革、產業集群發展、“三農”工作、民生保障、生態建設、港口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泉臺合作交流等開展調研、視察,推動泉州又好又快發展。 新的一年,我們要密切關注中央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在泉州的推動和落實,密切關注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密切關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密切關注涉及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使人大工作圍繞大局、緊扣中心、順應民意。 新的一年,我們要更加注重發揮代表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加強代表聯絡機構建設,改進聯系代表方式,支持和保證代表依法行使職權。要組織學習培訓,致力提高代表履職能力。繼續組織代表參加執法檢查、工作視察、專題調研等活動,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和各委員會工作的參與。要加大代表建議的督辦力度,堅持常委會領導牽頭督辦重點辦理件的制度。要積極組織閉會期間代表活動,確保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調動代表聯系群眾、為民代言的自覺性、積極性。 新的一年,我們要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切實維護市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要全面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著力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組織,不斷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 |
- 2013-01-08泉州近海治污7年投資百億元 推進白瀨水庫申報
- 2013-01-08泉州1年結案超11萬件 6名縣處級干部去年落馬
- 2013-01-08緩解打車難 高峰期公交車道該向的士開放嗎?
- 2013-01-08電動車超標存安全隱患 應大力發展公交解難題
- 2013-01-08黃少萍:百姓關心的熱點 就是政府關注的焦點
- 2013-01-08泉州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