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機器裝上大腦 讓制造走向智造 泉州扎實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 在全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進程中,堅持“企業全方位創新 政府全方位服務”,已成為泉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自覺行動。一年多來,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泉州牢牢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機會窗口”,在全省率先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一手抓高端裝備產業壯大,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相關研發費用投入達10億元,帶動全市研發投入增長30%,增幅全省最高。 根據“泉州制造2025”確定的智能制造目標,2025年,泉州將基本建成國內有影響力的智能制造基地,形成數個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本報記者 鄭意凡 全產業動員 百家企業百個項目示范帶動 “這臺智能機器人柔性制鞋成型生產線是國內首臺自主產權的制鞋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可減少8至10名刷膠熟練工,每天可加工3000雙,而預售價僅為歐洲同類型設備的1/3。”“黑金剛智能工業設備”現場推介會上,參觀企業將解說者團團圍住,產品還未批量生產,已接到特步等企業的大量訂單。 新技術猶如新面孔,如何盡快讓企業接受和認可?今年以來,類似的“產品秀”在泉州開了一場又一場,讓企業對“數控一代”帶來的紅利,眼見為實,怦然心動。科技部門還組織1000多家企業的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參加“數控一代”創新應用人才培訓。 泉州還選出百家示范企業、啟動百個示范項目,為“數控一代”推廣應用樹立更有號召力的標桿。圍繞今年省里重點實施的科技型龍頭企業培育計劃,將紡織服裝等20個產業,及恒安、達利等近百家龍頭企業列入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重點對象,帶動中小微企業加快提升數控技術運用能力和水平。 科技創新蔚然成勢 產業龍頭競相突破 ——泉州“數控一代”創新產品及推廣應用掠影 特步柔性制鞋自動化示范生產線 每條成型線減少8個以上熟練工 在特步,柔性制鞋自動化示范生產線車間內,傳統、數控兩種生產線并排齊放,數控科技帶來的變化一目了然。 柔性制鞋自動化示范生產線由黑金剛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特步公司共同建設,可通過機械手6秒完成鞋底噴膠,每天產能可達3000雙,還能保證產品質量和精度的一致性。項目融入4項專業技術(六軸機器人及控制器、智能機器人自動噴膠、3D視覺數據采集、噴膠軌跡自動生成),能夠自動適用于不同規格、不同型號的鞋底。每條成型線可減少8—10個噴膠熟練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在相同性能的前提下,產品預售價僅為歐洲同類型設備的1/3,市場前景廣闊。 南星新型智能化編織橫機 鞋面圖案可自動編制無縫針織 新型智能化編織橫機由南星機械與福建睿能電子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據南星機械總經理張寧介紹,這款橫機對傳統數控橫機進行了大幅的機械設計改動,實現鞋面的自動編制。主要應用于毛衫、運動跑鞋鞋材等行業。項目產品可通過脫機打板,以滿足各種尺碼花樣的鞋面要求,實現無縫針織一體鞋面。與國內同類產品相比,編制速度更快、穩定性好、打板軟件功能多。 新型智能化鞋面編織技術不僅可以節省切割材料,還可以簡化加工工序節省勞力,提高鞋材原材料利用率,可帶動運動鞋材制造工藝升級,減少繁瑣的裁剪縫合工藝。 嘉泰機床 自主創新產品走出國門 翻開嘉泰數控產品折頁,十多種完善的產品系列令人耳目一新。“這款配有嘉泰自主研發的AC立臥頭的加工儀器,每年單款機型的加工產值就可達1個億。”蘇亞帥介紹,“數控機床的使用不僅能大幅度降低工廠對工人的依賴性,而且產品生產線更有效率,制作精度更高。” 企業成立以來,以數字化制造技術為核心,不斷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積極拓展與制造業發達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生產的系列數控機床產品及數控機床核心功能機產品解決方案逐漸覆蓋航天、汽車、造船等多個行業。2013年,核心數控技術為企業新創上億元產值。 不僅如此,嘉泰自主創新數控機器還實現出口突破:在泉州獨聯體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的促進下,俄羅斯AKM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和Acwamsh有限公司和中俄友誼科技園代表赴泉州“數控一代”進行考察和合作洽談,最終雙方就嘉泰機床產品在俄羅斯市場的銷售和代理,以及大型五軸機床的研發和供貨簽訂合作協議。 中宇衛浴自動化拋光機器人 效率是手工拋光的十倍 在中宇衛浴(德國)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臺自動化拋光機器人正在作業中。公司鑄造部經理楊勇全說:“這是公司在今年8月份花費400多萬元從福建瑜鼎機械引進的,主要用來加工水龍頭,不僅能夠實現不同角度拋光,而且拋出來的彎形都十分標準。” 楊勇全告訴記者,這樣一臺自動化拋光機器人可以代替10個熟練工人,一個工人每月以8000-10000萬的工資計算,一臺機器人每月就能解決人工成本近10萬元,“機器人拋光的效率能打造一天300—400個,是手工拋光的10倍,可以說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不僅如此,機器人做配備的除塵系統能夠及時將拋光所產生的粉塵處理掉,使廠房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今年,中宇在引進數控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方面已經投資超過2000萬元,然而楊勇全說,明年,這個數字有可能增加到1億元。 宏茂數控連續自動加工機床 多通道數控系統打破歐美市場封鎖 走進福建宏茂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內,總經理洪清德正與華中數控的技術人員討論他們的新產品——HVK330-11U數控連續自動加工機床。“這款機床我們前后研發了五六年,現在已經研發到第四代,擁有100%的自主知識產權,95%的零部件實現了國產化。” 只見數控工作臺上的C軸一次可以同時裝夾8個工件,11個數控主軸單元可以實現不同工藝的同時加工,這樣一來,機床的工作效率就可以比傳統機床高出十幾倍。洪清德說:“這臺機床采用了華中數控最高端的多通道數控系統,實現不同通道獨立編程,打破了以往歐美高端系統封鎖中國市場的瓶頸。” 目前,這臺機床的售價為160萬,價格還不到歐美同類型進口機床的六分之一,提高效率的同時還實現成本的降低,如此高的性價比很快吸引了許多機械企業的目光,“隨著產品推廣的深入,我估計明年它就能給我們帶來1個億左右的效益。”洪清德表示。 佳友茶葉加工自動化生產線 改寫“看天做茶”的傳統生產方式 在茶鄉安溪,福建佳友茶葉機械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臺今年年初剛研發成功的茶葉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引來了專家們的圍觀。“這是我們企業的‘新晉明星’,雖然今年年初才正式投產,但短短幾個月內就售出了十幾條。”佳友總工程師陳加友表示。 “以前,茶農們都要‘看天做茶’、‘看茶做茶’,產量和質量都沒有保證。有了這條生產線,不僅可以實現茶葉自動化、規模化、流程化、標準化生產,同時還解決了勞動力緊缺的問題。”只要在智能控制平臺上輸入相關參數,系統就會根據實際的生產需求,生產出符合相關標準的茶葉,“可以近距離操作,也可以實現遠距離遙控操作,十分簡單方便。” 陳加友告訴記者,這條生產線加工一批次茶葉可頂替十幾名工人,降低茶葉收獲季節茶企對勞動力的依賴。 |
- 2014-09-04資金補助追加 泉州“數控一代”示范氛圍加溫
- 2014-09-12中國制造2025:為何選擇泉州作為惟一地方樣板
- 2014-10-08省市兩級2.1億元資金 支持泉州“數控一代”
- 2014-11-20推廣應用“數控一代” 泉州制造邁向泉州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