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比以前近了過半,交通更加便利了 一座橋 拉近了兩岸人的心  望遠樓見證了秀涂昔日海上貿易的繁盛(王柏峰/攝) 跨海大橋·兩岸故事 隔海遙遙相望,到那一頭卻要繞行幾個小時。泉州灣大橋的開通,不但將拉近時空上的距離,還將拉近兩岸人的心。 自從早報發出《說說“我們的兩岸故事”》后,連日來,兩岸的不少讀者紛紛撥打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或通過東南早報官方微信等,講述這座橋將給他們帶來的變化。 □早報記者 趙鵬云 李心雨 與石獅一橋之隔 期待對岸來投資 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秀涂村支書莊智雄說,自從建了這座橋,對村里的養殖業的確帶來一些沖擊。不過,從長遠來看,這座橋不但將泉州臺商投資區與石獅之間的時空距離拉近,給兩地之間的交通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由于村里有不少的鞋材企業,與晉江、石獅一帶的企業有生意關聯,大橋的開通,也將方便了兩地的經貿往來。 “石獅的經濟比較發達,我們期待對岸來投資,我們這里有很多的地塊可以開發利用。”莊智雄說,秀涂村地處臺商投資區南側,下轄秀涂、門兜、頂供、下供四個自然村,現有常住人口2700多人。作為泉州灣跨海大橋北岸接壤村莊,未來這個村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歷史上的秀涂,海上貿易十分繁盛,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慢慢衰落下來的。” “交通往南直抵石獅,往北可上南惠高速,往東則是西沙灣和崇武,這些因素必將吸引高端企業入駐,只是時間長短問題。”對于秀涂村未來的發展規劃,目前村兩委充滿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