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展亞洲風情 同圓海絲夢想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綜述  亞藝節期間,兩位外賓和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的群雕合影。公園將成為承載絲綢之路精神的文化藝術博物館。林熙 攝 東南網1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林劍波 何金)15日,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在泉州落幕。 五洲嘉賓正陸續歸去,但悠悠海絲韻、濃濃亞藝情,仍彌漫在這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古城,并對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產生綿遠影響…… 亞藝節是國務院批準的首個區域性國際藝術節,也是我省歷年來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藝術活動。本屆亞藝節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交流對話、文化之都魅力、網絡亞藝節、主題公園等6大板塊、16個項目、73項內容,匯聚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襄盛舉,充分展現了亞洲乃至世界文化共同發展成果和海絲合作永恒魅力。 文化的盛會 這是一場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藝術樣式和諧共融的文化盛會。 2日,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在永春縣開唱。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南音社團、近500名南音表演者,一同參演。南音素有“漢唐古樂”之稱,從中原傳到閩南后,與當地音樂互相滲透融合,還融入阿拉伯文化等傳入泉州的外來因素,孕育出獨樹一幟的韻味。 “目前,俄羅斯有白鶴拳弟子近百名。”在5日舉行的世界(永春)白鶴拳大會上,永春翁公祠武術館俄羅斯分館館長安德烈說,“這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學習機會,可大大推進永春白鶴拳在俄羅斯的推廣。” 8日晚,融匯各種文化元素的亞藝節開幕式大型演出在泉州海峽體育中心上演。來自韓國、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的藝術團,攜手中國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藝術團,獻上《海之夢》主題晚會。晚會集中展示亞洲各國文化精華,以及福建文化和閩南文化的特色。 除了海內外文化藝術表演,亞藝節還舉行亞洲文化論壇、“文化的力量”等重量級學術討論活動,通過了旨在促進亞洲合作的《泉州共識》。 在亞洲文化論壇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著名學者余秋雨、日本茶道大師千玄室等海內外文化名流齊聚一堂,共同論道,探討人類如何生存和相處、如何推進文化創新等世人普遍關注的命題。與會者認為,在強調和諧一致的同時,應尊重人的差異及文化差異,以包容的態度正視文明的多樣性,提倡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海絲的情結 “逐夢海絲”,這是第十四屆亞藝節的亮點和主題所在。 6日,在泉州西街舊面粉廠,隨著象征海絲紐帶的藝術絲巾緩緩落下,“價值發現:海絲藝術漫步泉州”畫展開展,揭開了亞藝節的“1+2+3+N”(1個畫展、2場學術講座、3次藝術品捐贈、N場線下文化藝術交流互動)藝術組合交流活動,展示中國與海絲沿線國家的藝術交融,促進文化交流。 “蔚藍絲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展”和“絲路揚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是本屆亞藝節的兩大重點展覽,8日在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館同時舉行。來自海絲沿線28個國家的幾百件藝術精品匯聚泉州。按照海絲航線,展覽分成5個板塊,分別是絲路起點——遠東文明、十字路口——南洋傳奇、絲路中轉——古道遺風、中東海灣——西亞文明、絲路終端——通聯亞非,展示了海絲沿線國家不同的民俗風情和歷史文化。 亞藝節期間,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對外開放。公園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為文脈,陳列亞洲各國藝術大師的作品,全面展現海絲沿線亞洲各國歷史、文明、藝術、生活風俗,將成為全亞洲共同的文化財富。 此外,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成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國別主任文藹潔表示,工商理事會將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企業間的合作貿易,增進城市間文化交流,為海絲沿線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人民的節日 本屆亞藝節,特別強調全民參與、全域聯動、全民共享。 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告訴記者,主辦方組織國內外優秀藝術團隊到企業、鄉村、社區、學校等開展公益性演出,范圍覆蓋全市所有縣(市、區),把亞藝節辦成“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老百姓不花一分錢,就可在家門口欣賞到高水平的國際性藝術表演。 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辦到德化縣的洞上陶藝村;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選址安溪縣文廟;石材文化交流活動,落地南安水頭;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做成一個沒有圍墻的藝術公園……這些文化惠民、全民共享之舉,讓泉州群眾與藝術碩果親密接觸。 9日,韓國傳統舞蹈、越南竹樂、菲律賓竹竿舞等亞洲精品節目走進華僑大學、泉州師院。此外,浙江海寧皮影藝術團、廣東陸豐市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等國內表演團隊,也給師生和市民帶來精彩演出。 參加第四屆國際木偶節的各國藝術家們,共同奉獻近60場演出。除了專業劇場演出,木偶節還設有社區、農村、企業和學校專場演出。 在石獅市音樂廳,國外精品節目展演精彩無限。惟妙惟肖的比利時、塞爾維亞木偶表演,悠揚動聽的蒙古國歌曲……此外,獅躍鼓舞、民俗舞蹈《索羅蓮》等石獅市民間藝術也同臺助興。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作為亞藝節最后一個群眾性互動項目,泉州戲劇會演13日在泉州藝術中心推出。梨園戲、高甲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等精品節目輪番亮相,為當地群眾送上一場戲劇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