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志愿者引導外賓入場 11月8日至15日,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東亞文化之都”泉州舉行。據泉州團市委工作人員介紹,此次亞藝節志愿者經過選拔,總共有678名大學生志愿者參志愿服務。他們承擔了觀眾引導、秩序維護、后勤保障等工作,并以飽滿的熱情為四方來賓提供了禮儀接待、問詢向導等志愿服務。他們早出晚歸,各司其職,活躍在亞藝節的各個主會場上,是名副其實的幕后小英雄。 傾情“亞藝”志愿服務 在活動現場,每位青年志愿者都盡我所能,努力的做好志愿服務工作。承接嘉賓接待任務的青年志愿者,面帶微笑,舉止優雅,認真幫助嘉賓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來賓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承接為觀眾提供引領任務的青年志愿者,于各入場口,為觀眾發放節目單、熒光棒、礦泉水等物品,指引座位;承接后勤保障任務的青年志愿者,為滿足觀眾需要,辛勤搬運著一箱箱礦泉水。在開幕式現場,為活躍現場氣氛,年輕、可愛的志愿者還積極帶動觀眾揮舞熒光棒、打節拍,為整個現場帶來了和諧溫暖的氣氛。 王鵬,是來自泉州師范學院的志愿者,負責輾轉泉州的各個景點,為城市代表團們安排行程,帶領代表團們領略泉州之美。王鵬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晚上十一點多才返校。他坦言,這次體驗累是累,但是真的很開心。在與城市代表團相處的過程當中,聽聞了很多關于他們城市的文化。作為一名安徽小伙子,通過這次接待,更近距離地接觸了泉州本土文化,他說是另外一份收獲。 據了解,為了讓青年志愿者熟悉會場和崗位,更好地服務嘉賓,在前期籌備階段,泉州團市委對青年志愿者進行了統一培訓,從活動背景介紹、人員分組、崗位職責、安全禮儀等方面對青年志愿者進行了專業指導,并進行了崗前培訓和集中演練,為青年志愿者順利完成服務任務作了良好的鋪墊。  青年志愿者引導觀眾入場 展現“文都”翻譯風采 本屆亞藝節吸引來自韓國、日本、蒙古、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爾代夫等12個國家的藝術團體參與盛會,泉州團市委重點將學習外語專業的青年志愿者安排在翻譯崗位上。來自華僑大學外語學院英語專業大二的袁曉瑤,一直期待著能有機會和外賓直接交流,本次亞藝節,她的愿望終于實現。小袁說:“真是太令人興奮了,通過參與亞藝節泰國藝術團隊的翻譯服務工作,我不僅學習到了很多泰國的邦交禮儀,了解了泰國的風土人情,還在與外賓的交流中加強了自身的英語水平。以后要是還有這種活動,我一定還來。” 新加坡留學高材生吳雯雯,她目前在印尼從事外貿工作,亞藝節期間剛好回泉州探親。喜歡泉州文化的她,得知海都報需要翻譯志愿者時主動站了出來。在亞藝節開幕式當天,她一口流利的英語,精準傳達海都記者的采訪問題,準確翻譯了聯合國機構代表、外國駐華使節、商會代表、客商友人的回答,廣獲外賓點贊。 據介紹,亞藝節期間,來自華僑大學、泉州師院、黎明大學、仰恩大學等高校的英語專業師生,留聯譯會及各類英語人才,主動加入翻譯工作,他們憑借自己的英語專長,向國際友人推介泉州,幫忙各路記者現場采訪翻譯,成為來泉國際友人的語言支柱。 “在這場外交盛會的臺前幕后,泉州的青年志愿者在他們細碎而繁雜的工作崗位上堅守,用責任與汗水詮釋青春,彰顯了志愿精神,更向世界展示了泉州青年人的時代風貌和青春風采。”  青年志愿者幫助外賓通過手機了解文化論壇相關信息  青年翻譯袁曉瑤與泰國藝術團成員合影  韓國外賓與青年志愿者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