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數市民文明祭掃,在專用焚燒爐前燒紙錢。 現象二 隨處放鞭炮 炮屑散一地 昨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宏福園。園內停車位基本被停滿,不少車輛只能停放在道路兩側。記者沿臺階上了墓區,沿路都是濃重的紙錢燃燒味,灰燼隨風飄,讓人躲避不及。有的市民直接在墓碑前燃放鞭炮,留下一地炮屑。一些市民燃放鞭炮沒有顧及他人,讓行人差點“中招”。 在皇跡山陵園內,隨處可見鞭炮屑和用剩下的煙花炮筒。“啪!”一聲巨響從不遠處傳來,記者看到有市民剛放了一門禮炮,五顏六色的彩紙在空中飄散開來。很快,他們掃墓完畢就離開了,留下滿地的炮筒、紙屑、垃圾,等著清潔人員來打掃。 昨日中午12點多,記者驅車沿著齊云路前往清源山。沿路車輛很多,也有不少市民步行或騎電動車上山祭掃。清源山的墓區大多處在樹林中,記者發現,不少墓地周邊都布滿了枯草和枯木,但一些前來祭掃的市民不以為然,直接在墓地前燒紙錢、放鞭炮。祭掃結束后,他們并未確認紙錢上的余火是否熄滅,直接揚長而去,留下了安全隱患。 現象三 垃圾隨手丟 忙壞環衛工 在宏福園內,除了炮屑,路面上隨處可見被人丟棄的塑料袋、飲料盒、食品包裝袋等雜物。草地上、墓碑旁也有不少垃圾,多以塑料袋為主。一名保潔人員拿著簸箕在清理垃圾,她說,由于垃圾很多,她從早上7點多開始清理,要一直忙到下午5點多。山上的垃圾要用擔子挑到山下,統一堆放,再由垃圾車運走。 宏福園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時園區內有10多名環衛工人負責保潔,為了應對清明祭掃高峰,又臨時調派了10多名環衛工人,清明期間每天有近30名環衛工人負責陵園的保潔工作。 在宏福園內,記者見到了從香港回泉掃墓的陳先生一家,由于時間太緊,他們手上還提著行李。“每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人都會回來給先人掃墓。”陳先生說,他們之前住在泉州市區,后面全家人搬到香港。他的母親忙著在墓碑前擺放祭品,他和兒子幫忙清理墓碑前的雜草。“家鄉變化好大,很多路變寬了,都認不得了。”陳先生的母親說,這次剛好復活節,香港有放假,不然他們回來都很麻煩,還得請假。由于太倉促,他們前天剛到泉州,一家人住在酒店,昨天早上起床后就趕著來掃墓,“掃墓完就得去趕動車了,所以就把行李也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