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雨小了些。由于梨坑村的地理位置特殊,整個村莊坐落在山坡上,為了預防次生災害的發(fā)生,潘堡強組織村民自救,對房前屋后的水溝、水渠進行清理,對竹林路的水溝進行清淤,以防堵塞引起塌方、溜方,避免危及群眾的房子。 “十多天來,潘副書記只在10月5日和9日回過兩次家,其中9日還是在城關開會,每次第二天七點多又趕到村里。” 梨坑村支書黃玉譽說,從9月27日至今,潘堡強一直駐守在梨坑村,和受災群眾一起抗災救災,始終沖在最前面,共度難關,深受群眾好評。 “現(xiàn)在,我最大的心愿是能盡快恢復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 潘堡強說,災情過后的每一天,只要天氣稍微有所好轉,他就會組織群眾進行災后自救,加快清理水溝,搬運石頭、雜物,幫助村民搶收田里的稻子。 直到10月11日,潘堡強依然忙碌著。“群眾安危無小事,群眾生產(chǎn)、生活就是我的全部,恢復重建等不得、慢不得。” |
相關新聞
- 2016-10-06【抗災人物】安溪感德鎮(zhèn)楊南山:彰顯黨員風采與責任
- 2016-10-06【抗災人物】安溪龍門鎮(zhèn)邱東海:盡職村支書敲打銅鑼滿村跑
- 2016-10-06【抗災人物】安溪縣市政許江藝:風雨無阻苦干半個月
- 2016-10-06【抗災人物】安溪祥華鄉(xiāng)鐘昆明:平凡崗位上的出彩人生
- 2016-10-08【抗災人物】翻山越嶺一個多小時 他們背著患病村民去求醫(y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