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瓷標本 “這是泉州考古史的重大事件” “苦寨坑原始瓷窯址的發現,是泉州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在中國古陶瓷研究上可能都占有一席之地。”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出寶陽說,希望接下來在學術研究上通過進一步考證,取得學術界更加廣泛的認可。 出寶陽介紹,今年年初,永春苦寨坑原始窯址迎來中國古陶瓷學會、上海、湖南、河南、浙江、江西以及福建省、市、縣考古專家,他們對苦寨坑窯址發掘的原始瓷標本、年代、工藝、科學水平高度認同,“苦寨坑窯址考古發掘非常規范,中國古陶瓷學會的專家們對泉州能做出如此專業水準的考古工地,給予高度評價”。 對于后續保護,出寶陽認為“未來任重道遠”。他表示,考古與遺址保護是相輔相成的工程,目前只是取得階段性成果,如何維持遺址現狀,如何保護窯址不受風化、雨水沖刷、病蟲害侵擾,需進一步研討。據透露,苦寨坑已啟動“省保”、“國保”的申請工作。 相關新聞 錫蘭僑民墓地 泉港土坑村成“省保”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近日,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名單出爐,泉州清源山錫蘭僑民墓地和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榜上有名。 省政府12月5日發布的公報顯示:同意將坐落于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道的清源山錫蘭僑民墓地和坐落于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的土坑村古建筑群增補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批復,省文化廳將按照要求會同泉州市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做好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 清源山錫蘭僑民墓地被列入古墓葬一列,保護范圍以世家坑摩崖石刻為基點,東50米,西50米,南150米,北50米;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古建筑一列,保護范圍為東至廈門口市碼頭向外15米,南至廈門口市碼頭向外50米,西至百萬大厝向外5米,北至開泰進士第向外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