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發現國內最早原始瓷古窯址●追蹤 苦寨坑原始瓷窯址申請“國保” 專家評價苦寨坑發現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明年或開始發掘  原始瓷標本 早報訊(記者 張素萍 王柏峰 文/圖)今年11月,考古人員對泉州遼田尖山和苦寨坑古窯址周邊進行調查,新發現13處窯址,并從多個窯爐火膛底部采集碳粒樣本,送到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結果顯示年代為公元前1400多年至公元前1700多年,即距今3400~3700多年的夏朝中后期到商代中期。“這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年代最早原始瓷遺址,把中國燒制原始瓷的歷史向前推進了200年,是研究我國早期燒制原始瓷起源和演變序列的珍貴實物資料。”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說。 昨日,泉州原始瓷窯址考古工作會商會議召開,與會專家高度評價此次考古調查成果。會議透露,考古人員在永春苦寨坑附近的坑刀山新發現數處原始瓷堆積點,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擬進一步考古勘探。 明年擬選擇合適地點發掘 “我們采取地毯式走訪的方式,足跡踏遍調查范圍內的每一個小山包、每一處山坡。”泉州市博物館、苦寨坑原始瓷遺址考古現場負責人張紅興介紹,調查以走訪和野外調查相結合、地表采集與試掘相結合的方式,尋找同時期早期人類生活區、作坊區、墓葬區。 調查中,除了發現一批原始瓷片、印紋硬陶和少數石器等早期遺物外,考古人員還發現兩處清代青花瓷遺址,一處為窯爐遺跡,一處為文化層堆積。“我們將選擇一至兩處合適地點,為明年發掘做準備。”張紅興透露。 此外,在向周圍坡地擴展調查中,考古人員在距離苦寨坑不遠的一處山頭和田地里,新發現數處原始瓷堆積點,采集到一批原始瓷標本,“這個山頭當地人稱‘坑刀山’,在這片兩百多畝的山上,多處采集到原始瓷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