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臺灣館。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東南網4月18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陳培源)18日上午,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在石獅服裝城開幕。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成為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吸引了不少海峽對岸的臺灣企業前來尋覓商機。 “希望通過海博會,能把臺灣的防曬面料、防曬成品帶到大陸,銷往全世界。”在位于石獅服裝城的臺灣展館內,來自臺中的易美行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易充邦正在接待兩位希臘客人,在與她們的交談中,易充邦感受到了石獅這片熱土萌發出的新生機。 第二十二屆海博會臺灣展商一如既往由臺灣紡織業拓展會負責組織。此次20余家企業齊聚石獅,除了一些老面孔,更令人驚喜的是不少首次參展的臺商。易充邦的公司從事防曬面料生產已經20年了,從2009年開始來大陸參展,并在深圳設了營銷公司。首次參加海博會的易充邦告訴記者,他計劃通過海博會,在石獅找到產品經銷商,同時通過這個平臺,把防曬面料及成品賣到全球各地。 從種植有機棉花到成品銷售一條龍,雖然是首次參加海博會,但是臺灣有機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亮點不言而喻。據公司負責人王之英介紹,他們是臺灣唯一一家生產有機棉花的企業。“臺灣的很多設備都比較老舊了,大陸的設備更新快,技術也會更好一點。”王之英說,大陸人口多,經濟發展快,消費能力強,希望能找到不錯的經銷商和原輔料供應商達成合作。 “買全國 賣全球”,今年海博會的亮點尤其突出。2018年9月底,石獅服裝城從全國38個申請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福建省唯一一個獲批的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自去年11月15日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啟動至3月底,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已出口2025單,貨值15.79億元,主要產品出口商品為服裝、鞋材、傘及零部件等貨物,出口國家和地區多達74個。 “臺灣企業現在在很多東南亞國家都設了產品加工基地,大陸企業也是一樣的,不僅把原材料銷往‘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也通過這些地區帶動成品的銷售。”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至今參加了17屆海博會,可以說是見證了海博會的發展壯大。 “今年參加的20多家臺灣企業大多是功能性面料或成品的企業,是直接從臺灣過來的,其實還有一部分臺企是直接在服裝城設點的。”黃偉基認為,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獲批,讓臺商們看到了新商機。“可惜對于臺灣企業而言,關稅還是個問題。”黃偉基坦言,“買全國 賣全球”的吸引力特別大,一定要好好把試點工作做好,這不僅是石獅的本業,對于臺灣企業和世界各地的從業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據了解,今年臺灣館還邀請了臺灣逢甲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昆山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紡織服裝界的知名教授攜帶新產品于紡織新技術展示區亮相。 海博會是福建省唯一以紡織服裝為題材的專業展會,也是國內唯一以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經貿交流合為主題的展會。今年第二十二屆海博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主辦。海博會的展覽時間為2019年4月18日至20日,展會地點設于石獅服裝城展覽藝術中心二號館和石獅國際輕紡城倉儲配送中心,包括主展區和分展區。其中,主展區規模達4.5萬平方米,市場展區規模達6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主要來自福建、浙江、河北、山東、上海、山西、陜西、廣東、安徽、臺灣等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