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八: 惠安黃塘:聚力去“普渡”陋習 喚醒全鎮文明新風 省吟村村委會主任汪建華在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內向記者介紹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東南網8月11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實習生 王曉镕 通訊員 柯碧田)在泉州市惠安縣多個鄉鎮,存在著過“普渡”“佛生日”等封建日的習俗,熱鬧的氛圍背后是延續已久的陋習對鄉風文明造成的不良影響。近年來,惠安縣黃塘鎮結合本鎮實際,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的成果,在破除“封建日”大操大辦等陋習上取得了成效,全鎮移風易俗工作構建起新格局。 廢陋習去糟粕 樹立和諧新風 大操大辦的酒席,從白天持續到黑夜的喧鬧,此起彼伏的猜拳聲……這是以往每逢“封建日”黃塘鎮省吟村就會出現的景象。據村民介紹,省吟村在2010年以前每年會迎來三個“封建日”,每當這時,村中家家戶戶都會辦起酒席,宴請賓朋。村民趙碧金告訴記者,操辦一場酒席,主人家往往需要天不亮就起床準備食材,起火做飯,而客人一到便開始喝酒猜拳,有時到深夜1、2點人群才陸續散去,“尤其是每年農歷六月的那一次‘普渡’,正好趕上農忙,主人家為了宴請客人,往往都要拋下手里的農活,有時碰上下雨,直接造成了農田里的損失。” 酒席的大操大辦不僅消耗人力,浪費金錢,不少人酒后斗毆、尋釁滋事也對村莊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操辦宴席的村民也對此類麻煩深感頭疼,破除舊習陋迫在眉睫。“雖然很多人內心都叫苦不迭,希望取消這一習俗,但沒有人愿意帶這個頭。”省吟村村委會主任汪建華告訴記者,為了發動村民配合廢除這一陋習,省吟村在18個自然村舉辦“封建日”前夕便在村里各個路口張貼告示,并由村老人協會成員入戶進行宣傳,號召村民擯棄舊習,樹立新風。 “‘普渡’日操辦酒席的習俗大概花了2年時間才漸漸取消,一開始也是有村民不配合,為了面子問題還在偷偷操辦,后來見到取消操辦宴席的人家不僅省時省力,也減少了一大筆開支,這些村民也就跟著取消了酒席的操辦。” 省吟村老年人協會會長汪元山說。 如今,每逢幾個“封建日”,走在省吟村,都不會再見到鋪張浪費的宴席,喝酒斗毆的現象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親戚間簡單的聚餐與安謐和諧的氛圍,環境治安得到了大大改善,村莊文明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省吟村多條村主干道上都有移風易俗主題墻繪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聚聲勢廣宣傳 移風易俗入腦入心 2018年起,黃塘鎮在全鎮各村全面鋪開移風易俗工作,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以省吟為主的幾個重點村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與相關舉措,收獲了一定成效。 “以前村民家中舉辦喪事,宴席動輒幾十桌,每桌菜品就要花費1000多元,鼓隊樂隊數量也超過了5支,很多人都覺得風風光光地舉辦有面子,實際上是十分浪費。”汪元山表示,在村里移風易俗工作大力展開后,村老人協會成員自發入戶進行宣傳,村里也在多個祖厝中張貼告示,號召村民喪事簡辦。 汪建華坦言,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一開始也遭遇了村民的不理解,“有的人就會說,你們怎么連喪事怎么辦都要介入。”為了向村民深入闡釋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村里不定期開展移風易俗主題晚會,在村里建設起一個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并分別用閩南語和普通話錄制《村規民約》《移風易俗倡議書》廣播劇在全村范圍內宣傳。 此外,省吟村還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并從各祖厝喪事主持人入手,將移風易俗宣傳內容做到層層傳達,漸漸擴大宣傳面,慢慢得到村民的支持,大家也有意識地進行喪事簡辦、喜事新辦。 如今,黃塘鎮包括省吟村在內的18個村莊均在移風易俗工作上取得了新進展,新風典型不斷出現,鄉風文明更加突出,全鎮形成了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
- 2019-06-21惠安:小手牽大手 移風易俗進校園
- 2019-06-27惠安:倡導文明殯葬 治喪期禁賭工作顯成效
- 2019-07-01惠安:黨員帶頭破殯葬舊俗 干群合力樹文明新風
- 2019-07-20惠安縣東南社區:選樹身邊典型 推動移動易俗
- 2019-07-24惠安東嶺:樹典型立新風 移風易俗暖民心
- 2019-07-31惠安縣山霞鎮:基層文化建設引領移風易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