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飛煌為村民看病。吳珊珊 供圖 東南網10月17日訊(本網記者 薛逸群 通訊員 吳珊珊)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家住洛江區雙陽街道前埭社區的許飛煌也70歲了。作為共和國同齡人,出生時,他和國家一起迎接初升的太陽;成長中,他經歷著祖國發展歷程中的風風雨雨;現在,他感受著祖國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許飛煌說,從他出診的交通方式就能看出變化:“國家的變化是很大的,最早是走路去看病,而且都是土路、泥路,接下來是騎自行車,現在是騎電動車。現在到處都是高樓林立,交通便利,車輛比以前的自行車還多,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自1969年從醫以來,50年間,許飛煌背著診箱,不畏風雨,走村串戶為鄉親們看病送藥。在特殊時期,消殺、防疫、督導愛國衛生運動、發動群眾整治環境衛生等都是他的工作職責。堅持在農村衛生戰線上工作多年,許飛煌不計較個人得失,守護著村民們的健康,無論白天黑夜,無論刮風下雨,只要村民打來電話,他都會立刻出門看診。 最讓老人難忘的是有一次夜間急診,遇到一位突發胃穿孔的病人,由于鄉村醫療條件有限,許飛煌和病人家屬一起,用手扶推車徒步將病人送到二十公里外的泉州第一醫院。急病人所急,許飛煌不僅送病人就醫、幫忙辦理各種手續,并將身上的幾百元錢也借給了他,一直忙碌到天亮的許飛煌還貼心地為病人家屬買來了早餐。 雖然收入微薄,但看到條件困難想放棄治療的村民,他總會解囊相助,能幫多少是多少。由于表現積極,1979年,許飛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入黨后,他先后擔任過所在村的公安員、調解員、計生員、保管員、黨支部委員等職務。 “因為我本人是黨員,黨員的信仰就是為人民服務,堅持黨的立場,聽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我來說就是堅持在醫療工作崗位上,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許飛煌表示。 如今,受年齡和身體限制,許飛煌無余力再為鄉親們行醫問診,但他仍在發揮余熱,在公共衛生事業方面貢獻力量。老人在前埭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起了后勤工作,定期為村民們量血壓、測血糖,每兩個月舉行一次健康教育宣傳,包括兒童疫苗預防接種、孕產婦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不拿一分報酬。他說,他現在所做的,都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我是在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我生長在紅旗下,在黨的培養下,我真正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共和國同齡人,我覺得幸福又自豪。”許飛煌動情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