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岞鎮,越來越多青年借助文化藝術“東風”返鄉創業。(吳宗寶 攝) 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亞洲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文化藝術節慶改變的不僅是泉州中心市區,也為泉州東極小岞鎮注入發展新動能。 以小岞美術館等龍頭項目為依托,惠安小岞鎮借助文化藝術力量,做好“靜”和“留”兩篇文章,積極探索建設“生活藝術島”。如今,生活融入藝術、藝術滋養生活的小島,已從“空巢島”變身“返鄉島”“旅游熱門目的地島”。 一座鄉村美術館 打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窗口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一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福建新銳油畫家作品邀請展暨惠安小岞寫生活動”走進小岞美術館,5位特邀藝術家和20位新銳畫家共展出122幅作品。寫生期間,每位藝術家、畫家從不同角度,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小岞碧海藍天、展示漁鄉美景、定格小岞生活藝術島最美神韻,展現小岞人民心中憧憬的“生活藝術島”。 文化藝術的風潮,讓小岞鎮改變了發展思路?!白屔钊谌胨囆g,以藝術滋養生活?!毙鲦傸h委書記唐彬彬介紹,近年來,小岞鎮著力轉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但保留了原生態的優美自然風光,還有獨特而濃郁的惠女民俗風情,傳承悠久的漁業文化以及曲藝、手工技藝、民間美術等大量非物質文化,吸引了大量畫家、攝影愛好者來這里采風。 坐落于七里湖鹽田,由知名建筑師董豫贛設計,枕著海風入睡的鄉村美術館——小岞美術館,正是“小岞生活藝術島”的文化名片和美麗地標。在這里,閩南傳統建筑風格的石頭外墻,百米風雨廊像波浪又像魚鱗的紅瓦地面,獨具特色的“地坑”會議空間,由鍋爐改造的咖啡雅座,從過濾水池變身而來的雅致水景,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不僅如此,掛牌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寫生基地、福建省校外美育實踐基地、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創作基地等,小岞美術館逐漸成為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窗口,并成功舉辦“第五屆拉美藝術季”拉美及加勒比客座藝術家小岞寫生藝術展等10多場次活動,吸引國內外200多位藝術名家前來參與。 “這里有著獨特的濱海自然風貌和惠女文化,在全國眾多鄉鎮和漁港中,率先開啟了當地文化基因融合現代藝術音符的文明鄉鎮建設路徑,讓藝術家們通過畫布在贊賞小岞天然之美的同時,歌頌小岞人追求文明和藝術化生活的情懷。”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如是說。 以小岞美術館為龍頭,該鎮已系統梳理了14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唐彬彬介紹,下階段,鎮里還將進一步鼓勵扶持現有的石頭厝、鹽田北岸、小岞美術館、惠女家園等文創典型案例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文創項目成為小岞未來發展的主流產業。同時,做好非遺傳承活態化文章,加快推進惠女民俗博物館、鹽田文化綜合體等項目建設,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建設鄉村非遺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