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林清鍛)小區亂停車現象一直困擾著安溪縣鳳城鎮錦繡家園小區的居民,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居民向退休黨員、小區“黨員樓長”李澄清反映。老李立即組建一支由老黨員組成的“文明停車”糾察隊,在小區內巡邏糾察,經過一番整治,車輛亂停違停之風不再,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 錦繡家園設立“黨員樓長”,發揮黨員先鋒作用,為居民排憂解難,是城東社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最新成果。近段時間以來,小區按照主題教育先學先查先改的要求,結合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在“黨員樓長”的號召下,錦繡家園將有共同愛好的黨員、群眾聚集在一起,成立各種團,讓先鋒黨員做起了小區居民的大管家。 其中,教師團開設“四點鐘學校”、創設圖書角等為小區的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讀書服務;廣場舞團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豐富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成立的老黨員服務隊,則在公共議事、小區道路安裝、政策咨詢等方面為居民提供便利。 “黨員樓長制”即在每個樓盤小區里,根據每棟樓的黨員數和居民數選出一名黨員樓長,居民群眾有任何問題都直接反映給黨員樓長,黨員樓長通過協調幫助問題快速解決,形成“居民隨時吹哨,黨員樓長及時報到”的工作機制。 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黨員樓長們了解到小區的小孩下午下課后無處可去,遂號召大家積極投入到社區開展的“四點鐘學校”,既讓家長了卻了小孩無人照看之苦,又增長孩子們的學識,廣受居民好評。 趙老師是一名有著18年黨齡和2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他說,“自從孩子上大學后,上班之余,時間比較多。黨員樓長號召大家參與社區開展的‘四點鐘學校’,我立馬報名服務。” “以前孫女下午放學后在家沒人看護,讓人很頭疼。黨員樓長號召大家參與社區開展的‘四點鐘學校’,這既讓孩子有人看管,又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正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看到自家孫女每天下午下課后都有了免費學習的好去處,居民王先生開心不已。 “黨員樓長”王巍峰針對本棟樓中小學生較多的特點,還主動聯系縣圖書館,設立“樓棟圖書角”,建立流動圖書捐贈制度,豐富學生課外生活,贏得社區群眾贊美。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安溪縣城區部分社區逐漸出現人口增多、人員多樣化、管理難度增大等情況,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業主與物業矛盾等時有發生。 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城東社區在小區里推行“黨員樓長制”,組織引導小區黨員主動參與社區管理服務,開展黨員樓長認領服務奉獻崗位活動,主動當好小區治理“紅色助手”,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樹立有事就找“黨員樓長”觀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錦繡家園小區物業公司與業主因一棵影響擋土墻的大樹的“去留”爭執不下,“黨員樓長”快速介入,收集協調各方意見后,物業公司將大樹移植他處,有效化解了矛盾。 居民對垃圾箱投放位置意見較大,經常擅自挪動,樓棟居民之間對此意見很大。“黨員樓長”掌握情況后,主動聯系物業公司,邀請居民代表進行座談,成功彌合分歧,對垃圾箱的投放位置達成一致。 …… 黨員樓長們發揮他們在政策宣傳、民事調解、治安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模范帶頭作用,推進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打造美麗、和諧、平安、幸福的和美社區。 與此同時,安溪還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列出政策宣講、健康醫療、法律服務、敬老愛心等7大類23小項的服務清單。通過目標管理、主動認領、持“證”上崗的方式,增強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責任感。 黨員樓長、機關在職黨員還入戶走訪聯系群眾,收集、整理、歸納群眾的合理訴求,制定群眾需求清單,通過黨員領辦、多方聯辦的形式,構筑服務解難的“連心橋”。 目前,安溪縣城東社區通過“黨員樓長”收集民情民意20多條,為民辦理實事14件,解決群眾困難和問題21個,真正實現服務就在家門口,糾紛不出小區,問題不出社區,受到居民群眾廣泛認可。 城東社區黨支部書記白麗靜坦言,“黨員樓長”貼近居民生活,在信息采集、環境保潔、扶貧幫困、鄰里互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一個個活躍在樓道內的“紅色細胞”。 錦繡家園小區“黨員樓長”、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正是安溪縣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主題教育落地落實的縮影。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溪縣利用黨員先鋒帶領黨員學原著讀原文悟原理,廣泛征求民情民意、多方協同精準服務等方面積極發揮主體作用,有效提高了主題教育的黨員覆蓋面和群眾參與度。 黨員樓長上崗,當好小區“紅管家”。“我們在全鎮推廣城東社區經驗,目前已成立35個小區兼合式黨支部,選準配強129名黨員樓長,通過“居民吹哨、樓長報到”機制,充分調動了社區黨員、群眾參與社區綜合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群眾家門口的事辦好。”鳳城鎮黨委書記劉華東如是說。 “我們通過‘黨員樓長’制,讓‘紅色業委會’有了抓手,解決物業公司、業委會、業主等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糾紛,促進物業公司和業主之間、業主與業主之間的健康良性互動。”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友愛表示,黨員樓長制彌補了社區治理的不足,也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個新探索,接下來將在全縣推廣“黨員樓長”制,做到黨員樓長全覆蓋,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