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8日訊(通訊員 徐志林 張錦川 本網記者 陳培源)“便民高效!現在執行立案不再需要提交生效證明了,以前還得找承辦法官開具,有時還要跑偏遠的法庭,來回就得一天!”11月21日,剛立完一起執行案件的王某頻頻點頭。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溪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當前群眾關心的司法熱點難點問題,把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與主題教育相結合,推動主題教育工作取得實效,擘畫出一幅牢記初心使命、踐行司法為民的生動畫卷。 下沉解民需,讓糾紛在家門口化解 “原告作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對自身行為應當負有安全謹慎義務……”11月14日,為方便群眾訴訟,引導群眾依法表達訴求,城關法庭來到參內鄉祜水村,巡回審理了一起老人因泡溫泉意外死亡而產生的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 庭審過程中,黃月治法官結合雙方訴求,堅持心理疏導,耐心細致做雙方當事人的調解工作。 庭審結束后,法庭干警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就農村常見相鄰、家事、人身損害賠償等糾紛,向旁聽群眾釋法明理,并向旁聽群眾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引導人民群眾采取合理方式化解糾紛。 “法官釋法律、擺事實、講道理。庭審的過程也是普法的過程。”旁聽群眾點頭稱道。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溪法院法官主動“下沉”群眾家門口化解糾紛、釋法答疑,方便茶農訴訟,增強村民自治能力,定分止爭,共開展巡回審判87場,化解糾紛116件次,現場解答群眾咨詢650余人次,努力把不和諧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 涉淺灘者得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為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變化,安溪法院黨組高度重視開展調查研究,黨組書記、院長許良才帶頭深入湖頭、官橋等鄉鎮調研“司法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難題,形成《司法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與思考——以近年來安溪法院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建設為視角》,其他班子成員結合各自調研議題,深入基層,尋找解決問題、提出對策的“正解”。 在摸清群眾司法需求的基礎上,安溪法院先后制定了進一步加強司法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實施意見、創新完善“茶鄉巡回審判”、加強審判執行信息公開等制度文件……一系列真刀真槍抓整改、動真碰硬促落實的有力舉措,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保證了主題教育始終聚焦主題,有質量見成效,不變形不走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