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小切口 解決民生大問題 ——訪豐澤區委書記、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黃景春 本報訊 (記者吳麗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豐澤區用“實效”說話,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按照“切口小、發力準、效果好”的要求,摸透找實問題,深入推進主題教育專項整治。昨日,記者專訪了豐澤區委書記、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黃景春,了解該區如何讓一個個民生實事、“關鍵小事”開花結果,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全區群眾。 小市場,大民生。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豐澤部分老舊農貿市場出現了“硬件基礎設施老化破損,軟件管理滯后,周邊占道經營”等“常見病”。如何根治“病根”?豐澤啟動了農貿市場標準化升級改造行動,投入超3000萬元對全區20個農貿市場分類實施提升改造。如今,已進行標準化改造的東美農貿市場等6個市場,攤販統一著裝、菜類明碼標價、多元智慧支付,讓市民的“菜籃子”拎起來舒適又安全,其余項目也正逐步推進中。 主題教育一開始,豐澤就奔著群眾問題去,制定了《泉州市豐澤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把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問題解決好,既是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也是主題教育的目標任務。主題教育啟動后,我區結合市委‘強基促穩’工作,開展了‘日進千企、夜訪萬戶’活動,機關黨員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記’本,走訪轄區群眾、企業2000多場次,收集各類意見建議,9月以來共梳理出84個專項整治問題和33個難題積案。每一項問題我們都成立整治專班,定時、定人、定目標,滾動銷號推進。”黃景春說。 著力解決教育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是豐澤區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9月,迎來第一批新生、對標省示范小學的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城東校區,借助“智慧豐澤”(一期),在師資配置、管理團隊、教育教學等方面和總校進行深度融合,把優質教育資源延伸到新區。 群眾是否感受“真變化”、感到“真滿意”,是檢驗主題教育的“試金石”。“每項整治我們都要在群眾真正認可的情況下才劃單銷號,目前問題整治完成率41%,預計11月底前全部化解銷號。比如,針對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我區未來將新增學位8500個,推動實現教育擴容提質。再比如針對部分老舊農貿市場環境較差、個別斷頭路仍然存在的民生問題,我們也一一開展了針對性化解,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黃景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