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興業銀行為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銷發行了福建省首支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券,發行金額5億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創年內同檔最低,募集資金用于支持“塘坂引水二期工程”與“福州市城區居民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 項目將通過跨流域調水、雨洪資源利用、構建應急備用體系、改造供水設施等方式,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和優化配置,開源與節流并舉,為福州市水資源提供持續性保障。 打好“創新牌”,興業銀行立足地方特色與實體企業需求,持續創新綠色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將綠色化作福建發展最好的“底色”。在福州,興業銀行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城區路燈EMC節能改造項目提供融資;在泉州,通過PPP模式為山線綠道工程和工業廢物綜合處置等項目提供綠色貸款;在龍巖,通過經營性物業貸、項目貸等形式為永定興鑫水泥、福建甕福藍天氟化工等企業的綠色項目提供低成本信貸資金……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綠色項目,不斷擦亮“清新福建”金字招牌。 金融科技賦能 提升綠色發展“畫功” 要繪好綠色金融“工筆畫”,不僅要在畫法上求新求精,更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精進綠色發展的“畫功”。 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發展中必不可少。興業銀行將綠色金融與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推出業內首個自主研發的綠色金融專業支持系統——“點綠成金”。系統主要包括業務管理、風險管理、運營管理三大功能模塊,通過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綠色金融相融合,有效提升銀行對綠色項目的識別精準度、增強環境與社會風險防控能力、提高專業決策水平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還具有環境效益測算功能,可對污水處理、脫硫脫硝、水電、光伏、風電等13類典型節能減排項目的環境效益進行測算,系統保存測算依據和痕跡,切實做到綠色項目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赤道原則的項目評審也納入系統統一管理,對不合規項目執行一票否決制。 據了解,該系統融合了興業銀行深耕綠色金融長期積累的專業運營體系、風控流程、業務經驗與技術標準,通過分級管理、沙盤跟蹤、數據分析等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而且可復制可推廣,可以幫助其他金融機構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綠色金融業務管理模式。 目前該行已向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探索推出銀銀平臺綠色金融同業合作模式,依托金融科技輸出共同推進行業綠色金融發展,不僅成為該行提升自身“畫功”的利器,也為福建銀行業加快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捷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