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儀式現場。主辦方 供圖 東南網1月10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通訊員 黃真真)9日上午,泉州市洛陽忠烈廟重修落成慶典暨《去思碑》重現揭牌儀式舉行,泉州多個縣市區的文史界人士齊聚現場參與活動。 洛陽忠烈古廟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主祀溫嶠、雷海青和歐陽深三位英烈,自古以來就有“三王府”之稱。據悉,自古廟建成以來,歷代鄉民敬祀,香火不絕,但是由于廟堂年久失修,蟲蝕雨淋,逐漸破舊。2017年,在洛江區鄉賢吳木火的帶頭捐資下,古廟開始動工重修,工程沿用閩南傳統建筑技藝,結合沿街紅磚騎樓樣式,構件精雕細琢、格調古樸莊重,展現閩南古建藝術之神韻。2019年10月,該項工程竣工。 儀式現場,忠烈廟里的《去思碑》引起大家的關注。據了解,2017年洛陽古街改造時,《去思碑》被人發現。石碑成于明嘉靖戊申秋(公元1548年),由泉州人、南京戶部右侍郎顧珀撰文,碑中記述了明代嘉靖年間,泉州知府程秀民率領軍民抗倭有功,恢復戰后重建的事跡。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舉辦忠烈古廟重修落成慶典與《去思碑》重現揭牌儀式,目的是為了弘揚英烈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精神,并讓愛國主義精神在當地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