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面前,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運行控制中心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堅守崗位。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黨委辦公室 供圖 東南網2月4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丁志強)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侵襲,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運行控制中心黨支部和全體黨員堅持與時間賽跑,和疫情決戰。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策略,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群防群治,有效實現防輸入、防蔓延、防輸出,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細而又細落實好黨委各項防控措施,在泉州連接海內外各地的城市門戶上構筑起了第一道“鋼鐵長城”。 運行控制中心作為機場的“中樞神經”,擔負著安全順暢運行的重任。在疫情防控的攻堅時刻,支部12名黨員以為民盡責的責任和擔當,主動返崗守崗,自覺投入備勤,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在崗一分鐘、盡責六十秒”的莊嚴承諾。他們細致認真、高效負責地監控每一寸航站樓現場環境,掌握每一個航班保障動態,協調指揮合理安排每一架航班停機位,爭取每一個航班正點起飛,為疫情防控工作恪盡職守。 2月1日上午9點30分左右,當班黨員康碩生正在運控大廳監控旅客值機情況。此時,值班電話響起,航空公司告知19日剛從湖北返泉人員楊某欲乘坐出港航班前往北京。由于14天的醫學觀察期還沒有過,特情就是命令,康碩生立馬通報相關單位,啟動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發現疑似疫情人員應急處置預案,第一時間由機場防控辦聯系泉州、晉江兩級防控指揮部及該旅客居住地鎮黨委,詳細通報該旅客有關情況;聯系運輸服務部提前將該旅客登機牌打出,防止其通過網上值機;迅速組織機場公安、航醫到達候機樓門口測溫現場,調整旅客進入候機樓程序,在測溫過程中同時核對人員身份證,若發現該旅客,即由航醫對其進行檢查,有體溫發熱等情況即與晉江衛健系統聯系,無身體異常由公安民警對其進行勸返,繼續居家觀察。 一切防控措施準備就緒后,康碩生本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但他腦中忽然有一個想法:旅客或許是對疫情防控知識不清楚,才會選擇在14天醫學觀察期內出行,直接與其聯系,將情況告知他,勸他改簽或退票,也許旅客可以接受,如此也可免了他專門趕到機場再被勸返所費的周折。康碩生將自己的想法報告給支部書記陳朝鋒,陳朝鋒立馬拿起電話,撥通了該旅客的手機,經過對其進行疫情爆發嚴峻性情況和防控知識的宣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旅客愉快地接受了勸說,主動將航班改簽到醫學觀察期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