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員為引領 ——嚴防死守戰疫情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檢驗初心使命,越是勇毅擔當越能看出黨性成色。從革命年代黨員在生死考驗前威武不屈,到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的建設探索時期,再到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改革開放新時期,共產黨員始終沖鋒在前,用信仰之光照亮奮斗征程。疫情當前,崗位就是戰壕,黨員就是戰士,“一切為了人民”不能停于口號,“執行黨的決定”不能流于表態。逆行而上,黨旗更紅黨徽更閃。 兩個微小的細節,感人至深—— “我2003年在魁斗鎮政府擔任計生辦主任,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又是黨委負責人,理應帶頭值守!”除夕夜、大年初一,當大家都還沉浸在萬家燈火的溫暖與親人團聚的喜悅中時,湖頭鎮黨委書記李瑞謙辭別家人,奔赴一線調度。“兒子,疫情就是軍令,爸爸是共產黨員,就得沖鋒在前。壓歲錢,我過幾天再補給你。”除夕夜,李瑞謙給讀初一年的兒子發了這條微信。 黨員的堅守,是一種精神,而關鍵時刻的“逆行”,更是一種勇氣。 病毒危險不?危險!上不上?上!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病毒再危險,黨員也得挺身而出。大年初三,縣中醫院支部書記黃海松請纓赴武漢前線。“作為老黨員,我不上誰上?”他云淡風輕。 一段的傷感對白,觸動心弦—— “這是我畫的全家福。這是媽媽,這是我。”“為什么落了你爸爸?”“哎呦,我快記不清爸爸長什么樣了。”“唉!”這是近日蓬萊鎮鎮長陳培源妻子肖金華和女兒陳可靖的一段對話。從大年三十起,他就堅守一線,帶領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僅勸導取消喜宴就達35場。 這些奮戰疫情一線的黨員們,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也有溫馨小家、親密愛人。但疫情肆虐,無論是老黨員,還是年輕黨員,都舍小家為大家,沖鋒在前,都用行動詮釋著忠誠與擔當。 2月4日,雨,12—14℃,立春未入春,濕冷需春捂。看到村支部書記林輝穎送來了4500個口罩, “猶如立春行雨、冬日暖陽,迎來甘霖和溫暖。”劍斗鎮東陽村村民歡聲雀躍。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類似的紅色先鋒不勝枚舉。白瀨鄉黨員黃錦坤訂婚延后,為疫情防控“讓路”;市派駐官橋鎮善壇村第一書記吳長慶,放棄休假,堅守村子;時代廣場黨員樓長謝俊藝、陳亞圖,組織小區對電梯消殺;原來在部隊工作、參加過98年抗洪搶險長坑鄉黨委副書記陳順波,變身戰“疫”斗士,摸排出193名湖北返鄉人員。 “黨員就應該帶頭!”“我是黨員我先上!”……這些樸實無華、鏗鏘有力的話讓人感受到黨員的樣子。這聲音,是茶鄉赤子對黨的忠誠誓言;這聲音,感召著越來越多的人聚集黨旗下。“滄海橫流顯本色,烈火淬煉出真金。疫情面前,黨員是擋風墻,是主心骨,是暖心的篝火,是堅定的力量。”安溪縣委副書記莊稼祥形象地比喻道。 蓬萊鎮嶺南村支書張文藤,扎根抗疫一線,連老母親最后一面都沒見上;恒美村支書王燕群大年三十,排查出26名與患者親密接觸者;虎邱鎮金榜村黨員林秋元變自家送貨車為宣傳車;長坑鄉黨委副書記陳順波憑著有軍人的應急經驗,制定精準措施,摸排出湖北返鄉人員193名;湖頭鎮上田村黨員林小麗,服從大局,簡辦父親喪事…… 一組組鏡頭,令心靈震撼;一幕幕場景,讓淚眼模糊——隨處可見一個個堅毅無悔身影,春寒料峭中依然熱血沸騰,成為這個冬天最動人心魄的風景。 黨徽閃耀,璨若明燈。萬眾一心,力能斷金。在病毒面前、在戰“疫”時刻,無數戰士堅守一線,與疫情搏斗、與險情抗爭,讓我們看到了寒冷中的溫暖,看到了這座城市向上的希望。一個個激越的音符匯成一首愛的奉獻,回蕩在鳳冠之畔、藍溪之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