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勤的郭紫燕。南安市公安局 供圖 東南網2月7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蔡耀宗)在南安公安的隊伍里,有一群人格外引人注目,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更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女戰士。 “媽媽是警察,這都是該做的工作!” 等媽媽打贏了這場戰“疫”,一定回家陪你……”大年初一,正在路面執勤的經偵大隊民警蔣凱玲意外接到了來自丈夫的微信。微信那頭,8歲的女兒嘟嘟因為沒有媽媽的陪伴突然委屈地大哭起來。 “為什么別人的媽媽都在家里,我的媽媽卻總在上班?”面對女兒稚氣的提問,蔣凱玲心頭一酸,卻也只是為女兒拍下了自己執勤時的照片,循循善誘“因為媽媽是警察,這是媽媽應做的工作!” 疫情驟來。作為南安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綜合室副主任,蔣凱玲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站崗、搜集工作情況……十多天下來,與女兒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 但這一次,懂事的嘟嘟非但沒有哭鬧,還拿出一副畫著女警的卡通畫交到了媽媽手中,“媽媽你記得戴口罩啊,我會乖乖等你回來。” 一張稚嫩的圖畫,一遍遍叮囑的話語, 承載著女兒對母親滿滿的愛意和深深的思念……像這樣的媽媽還有很多她們都暫別孩子,沖向一線。她們知道,此刻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守護這一方平安,也是在守護自己著的家和孩子。 蘇麗燕與謝良輝。南安市公安局供圖 “我們不僅是夫妻,更是戰友!”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每天早晨6點起床準備早餐、打點好家里的一切,交代剛滿8歲的女兒要照顧好3歲的弟弟,隨后就急匆匆地趕往單位上班——這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政工室民警蘇麗燕每天的生活。 作為科室的"管家婆",蘇麗燕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除了做好后勤保障、群團工作、隊伍管理等日常事務后,主動請纓協助新聞中心同事完成宣傳工作,加班到十一二點更是常事…… 她的丈夫謝良輝也是一名警察。“白天不懂夜的黑”這是他們這階段的生活寫照,疫情期間,因為謝良輝堅守在碼頭高速公路路口,每天要站8小時崗,夫妻倆上班的時間總是錯開,十幾天下來,倆人也沒好好說上幾句話。 “愛心套餐”這是執勤前,小蘇姐每天為丈夫必備的……甚至連口罩、手套、消毒液都統統打包好。“希望他執勤的時候做好個人防護,安全回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自己的辛苦沒什么,我們工作做得再細致一點,可能受感染的人就能少一點。”這就是無數個雙警家庭的一個小小縮影——“雙警”家庭的愛不僅僅是時刻相伴,還是夜以繼日的堅守和聚少離多的酸楚,更是災難面前,我們的攜手并肩作戰。 “以前大家保護90后,現在換90后守護大家!” 深夜的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著雨,氣溫不足10度,在南安北(省新)高速出口處,站著一個體型略顯單薄的身影——她就是出入境管理大隊的輔警郭紫燕。 今年22歲的她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原本擔任著港澳臺再次簽注的制證工作。在疫情面前,她毅然站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郭紫燕說:“雖然我經驗少,但防控工作可以從頭學起;我最年輕,更抗凍,我先上!” “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但這是我的責任!以前大家都保護90后,現在就讓我們90后來守護大家吧!”小小的她穿梭在車流中跟隨民警一起盤查過往車輛、核對人員信息,把好南安“入口關”,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群眾鑄起一道道“防護網”,彰顯著一名年輕警務人員的激情與奉獻! 嘟嘟送給媽媽的畫。南安市公安局 供圖 “宣傳也是戰斗!” “特殊時期,宣傳亦是一線!”這是宣傳民警林培清寫在備忘錄上的一段話,今天已經是她連續在崗的第14天了。 作為一名剛入職2個月的民警,疫情之前她正在警校接受新警培訓,見習期間正處于戰“疫”關鍵特殊期間,她回到政工室后第一時間投入到防抗疫情的宣傳戰線中。 工作量大,突發性強,每天加班加點,她始終毫無怨言,堅持隨警作戰、深入一線,與新聞中心的同事一起用鍵盤、用文字、用鏡頭“唱響”廣大民警、輔警沖鋒在前、阻擊疫情的公安正氣歌。 “本來以為站完崗就能回家,沒想到又一次放了我媽鴿子。”培清掛完家里電話笑著說。入職以來,她以高度的責任心、出色的行動力,詮釋了一名“90后”新警對公安工作的滿腔熱情和責任擔當。 這是南安市公安局女警群像的一個小小縮影,還有許許多多像她們這樣的女戰士,用自己的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撐起公安疫情防控工作的“半邊天”! 作為“雙警家庭”水頭派出所女警廖楊萍堅守崗位,主動承擔起轄區流動人口的電話回訪工作;美林派出所女民警戴宛芬在疫情期間,以所為家、連續奮戰、兢兢業業,扛起派出所內勤工作;洪瀨派出所戶籍民警程蘭建立戶籍辦理微信群、制作辦理流程海報,方便了群眾疫情期間的業務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