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日訊(通訊員 陳加松 陳鑫煒 本網記者 陳詩婷)“托養人員今天的情況如何”“有給他們測量體溫嗎”“精神狀態還好吧”……近來,南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小陳每天上班必做的功課之一,就是通過微信視頻連線站外各個托養機構,詢問托養在機構內的流浪乞討滯留人員的身體狀況,督促指導托養機構落實各項防護措施,做好托養人員的居住、飲食、照料等服務,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送醫院救治。 站外抗“疫”不落人后,站內嚴防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安市救助管理站認真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領導小組并制定工作方案和緊急預案,啟動半封閉式管理,每隔四小時對人員活動區域進行消殺、對所有入站人員進行實時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建立“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大疫當前,雖然我們盡的是綿薄之力,但也許守望著的就是受求助者的春天。” 南安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李惠瓊說,在站內工作人員的齊心協力、共同保衛下,病毒被徹底擋在這條特殊“疫”線外,目前救助管理站內人員零感染。 記者從南安市救助管理站獲悉,為切實打好特殊戰“疫”,該站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分組分批開展了一系列巡街救助活動,組織工作人員從車站到工地、從街道到橋洞,一處處搜尋流浪乞討人員,全面摸排不愿入站的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有無疫情區暴露史,并為他們檢測體溫,送上口罩、食物飲料、御寒衣物等救助物資。 “流浪乞討人群大部分疫情信息渠道不暢,主觀防護意識淡薄、自身抵抗能力弱,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特殊群體。”南安市民政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這些流浪乞討人員生活無著、活動軌跡廣泛,必須給予及時的關心和引導,做到防疫和救助同步,安全與溫情同行。 據了解,作為外來務工大市,南安春節期間前來救助站求助的人員明顯增多,人員復雜、疫情防控風險大。南安市救助管理站分類施策,對于公安部門移送過來的流浪乞討人員,除了對其進行必要的體溫檢測、填寫必要的信息,還在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上進行核查其身份。對于進站求助的不明身份的流浪乞討人員,則需先行體檢。身體正常的,進行不入站快速救助;確需進站救助的,集中隔離14天后再實施救助。對檢測后有發熱情況的,立刻通知醫療衛生部門到場處理;一發現有從湖北來的人員,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