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泉州新增38項市級非遺項目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近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泉州新增38項非遺瑰寶。據統計,截至目前泉州共有市級“非遺”262項,省級98項,國家級34項。 據介紹,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包括泉州古琴藝術、安溪茶歌(褒歌)、泉州少林羅漢拳等38項,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等近10個類別。其中,新增項目名錄29項,第一至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擴展項目名錄9項。 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啟動以來,泉州各地積極響應,推選了一批優秀的“非遺”項目。隨后,泉州市文旅局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認真評審和科學認定,提出了第六批市級“非遺”推薦項目,并經社會公示,市政府于近日研究批準并予以公布。按照要求,泉州各地、各單位要切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和傳承,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推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為建設“五個泉州”作出新的貢獻。 泉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增項目 泉州古琴藝術 安溪茶歌(褒歌) 一都山歌 江崎獅陣 湖上宋江陣 泉州少林羅漢拳 泉州少林地術拳 惠安醬油釀造技藝 螺鈿制作技藝 惠安木質漁船建造技藝 介福龍窯瓷器制作技藝 泉州小吃制作技藝(龍湖肉粕) 泉州小吃制作技藝(泉州鹵料) 龍窯建造技藝 泉州王氏中醫痔科 泉州市正骨醫院吊膏 了乙膏貼 博山堂香藥外敷養生法 送王船 閩臺富美宮王爺信俗 永和山前火把節 晉江端午習俗(安海水上“掠鴨”) 圣公陪媽祖信俗 青山王信俗 逐火把 龍虎旗 擺大龜習俗 順正王信俗 土地公信俗(四都) 擴展項目名錄 高甲戲(惠安高甲戲) 南派布袋戲(泉港掌中木偶戲、永春布袋木偶戲) 泉州木雕(南安木偶雕刻技藝) 泉州錫雕技藝(林氏錫雕技藝) 泉州南音樂器制作技藝 中醫養生(虎標萬應茶制作技藝) 泉州正骨療法(張氏) 泉州祭祖民俗 (玉塘孫氏祭祖習俗) 泉州傳統嫁娶習俗 (石獅婚俗——喜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