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沖擊和行業轉型陣痛,安踏主動求變,加快轉型升級,化危為機,實現逆經濟周期的持續增長 安踏:逆勢傲立唱響民族品牌 東南網8月3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何金 通訊員 姚煜娟)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了國內消費品市場。在晉江,以專賣店為主打經營模式的體育用品產業,也受到不小的沖擊。然而,在行業經歷困難之際,安踏、特步等一批龍頭企業卻顯示出了強大的韌性。 8月25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安踏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收146.69億元人民幣,同比略降1%;毛利率達56.8%,創歷史最高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共有店鋪超過12400家,成為在中國線下覆蓋范圍最廣的體育用品集團。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業務雖受疫情影響,研發投入并未減少,研發活動成本占收入比例提升了0.3個百分點。 作為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民族品牌企業,安踏的總市值目前超過了2000億港元,市值位居中國運動鞋服企業之首。近年來,運動鞋服行業面臨產能過剩、要素成本高企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困擾,體育用品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面對行業轉型挑戰和調整陣痛,安踏主動求變,加快轉型升級,化危為機,實現了逆經濟周期的持續增長并持續領跑全行業。 “安踏專心運動鞋服主業,持續推進創新,在技術、品牌和資本運作等方面發力,使得我們面對疫情這樣突如其來的考驗時,更加有底氣。”安踏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說。 今年以來,針對疫情沖擊,安踏提出十六字方針——“長期備戰、動態管理、控費降本、庫存健康”,在全員零售、電商業務和成本管控上成效顯著,供應鏈平臺、零售平臺和共享職能平臺的協同效率增強。 此外,上半年,安踏與IBM攜手進行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通過打造數字化平臺提升管理效率;在營銷端,全面規劃與消費者互動連接的觸點,精細運營私域流量,盤活沉淀的上億消費者大數據資產,為快速精準營銷提供基礎;在生產端,聯合BCG制定集團供應鏈發展戰略,打造柔性供應鏈,通過數字化、技術突破與材料突破三大舉措,實現產品設計、開發、生產提速賦能各品牌發展,并有效地控制庫存;在物流端,建立了O2O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盤貨整合,零售直配能力提升35%,減少貨品調撥,大幅節約開支。同時,集團一體化物流基地二期啟動規劃建設,未來建成的中央倉將實現全渠道、系統化、自動化、高收益的目標。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我們唯有加強對行業變化及消費趨勢的前瞻與預判,采取主動的變革才能抵御風險。未來我們要完成數字化轉型,實現全渠道直面消費者戰略的轉型及商業模式的升級,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和品牌活力。”丁世忠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