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村民用秋天的收獲拼出“脫貧攻堅”大圓盤 泉州網10月16日訊(記者洪榮堆 文/圖)10月16日上午,“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體聯盟老區、蘇區采風行活動在惠安正式啟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圍繞脫貧攻堅中心任務,講好“泉州脫貧攻堅”故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本次采風行活動將走進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革命老區、蘇區,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記錄報道當地脫貧攻堅事跡,圍繞脫貧攻堅經驗做法、典型案例、先進事跡開展采風調研,以聽介紹、看變化的形式展現人民群眾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此外,還將通過形式多樣的融媒體產品,積極推介當地農特產品、旅游資源、產業政策,助力脫貧攻堅。 新媒體采風團,出發! 當天上午,主辦方組織了脫貧攻堅成果暨農特產品展直播活動,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共有近20個展位,銷售小岞魷魚母、香水蓮花茶、火龍果花、龍眼干等當地農特產品。活動通過鏡頭向廣大網友推介惠安好貨,分享當地決戰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成果。 通過新媒體鏡頭推介惠安好貨 隨后,采風組一行來到惠安輞川鎮革命老區村峰南村,走訪峰南村史館、講習所,參觀現代農場等。據介紹,這里是惠安較早建立黨組織的革命老區之一,地下黨領導人藍飛鶴、陳平山、何邦基曾在當地發動群眾,堅持地下革命斗爭,為惠安人民革命事業作出貢獻。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峰南村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積極探索、開拓前進,如今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在峰南村何阿婆家,記者看到了這位71歲的脫貧戶。何阿婆一家曾因意外事故致貧,只剩她一個老人帶一個未成年的孫子艱難生活,在村兩委幫扶下,暫時渡過難關。為實現長效扶貧,峰南村黨支部幫何阿婆在村里找到了一份保潔工作,雖然比較辛苦,但收入相對穩定,加上低保、教育扶貧和相關企業家捐助等,婆孫倆的狀況逐漸好轉。讓何阿婆感到欣慰的是,孫子后來考上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很有出息,現在在讀大二。 “既要幫扶脫貧,也要長期關注跟進、防止返貧。”峰南村支書何麗鳳介紹,村里通過醫療、教育、社會幫扶、住房修繕等措施對貧困戶進行幫扶,2016年脫貧9戶,2017年脫貧16戶,目前已實現全部脫貧。 輞川鎮的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多數企業小而散,培養種植大戶和發展現代農業成為帶動農戶穩糧增收的重要途徑。記者在該鎮五柳村中田農業公司的生產基地看到,地里種植著人參果、水晶楊桃、四季長桑果等從中國臺灣引進種苗的水果,該基地計劃打造成疊加休閑、觀光、休驗、生態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在該鎮前洋村,中和農場1500畝的稻田,已實現全機械化種植。 中和農場負責人林和杰,本身還是一名熱心幫扶困難群眾的老黨員,前面所述捐助何阿婆孫子讀大學的企業家,正是林和杰。他經常自掏腰包為峰南村里的公益事業捐資,時刻關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情況,每逢重陽節和春節都會為老年人活動捐資,并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主動掛鉤幫扶貧困戶15戶,常常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到貧困戶家中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并帶上大米和慰問金送到貧困戶家中。 本次“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暨泉州市新媒體聯盟老區、蘇區采風行活動由泉州市委網信辦、惠安縣委宣傳部等聯合主辦,惠安縣委網信辦、惠安縣農業農村局、輞川鎮黨委政府承辦,惠安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郵政惠安縣分公司、輞川鎮峰南村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