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嶺村文化廣場設立的白鶴拳雕像。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武術專業班學生進行白鶴拳表演。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12月7日訊(本網記者 林杰 實習生 林晶穎)比劃白鶴拳招式的小沙彌石雕,圍墻涂鴉上白鶴拳拳譜人物圖案,一群青少年整齊劃一練習著白鶴拳……近日,泉州市新媒體人員一行走進永春蓬壺鎮仙嶺村中華農民體育學園,實地感受博大精深的白鶴拳文化。 “我們這個班級有30余人,是五年制大專班,今年他們是第二年。”在學園廣場課外練習場,李老師向記者介紹,學校的學生來自泉州各縣市區,還有部分來自港澳臺,學生畢業之后可以從事體育老師、健身教練或者經營武館等。 據介紹,中華農民體育學園于2006年建設成立,總面積3155平方米,是泉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型農民培訓基地和永春白鶴拳武術培訓基地。2014年4月,為傳承發展國家級非遺白鶴拳,永春縣在此開辦永春職專白鶴拳相關專業。2016年春季,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運動訓練(白鶴拳)專業班正式招生。現有在校生130余人,學校文化課老師來自永春職專,武術教練則來自永春白鶴拳各武術(館)協會地專業師傅及院校優秀畢業生。 “我村聯合省體育職業學院、永春職業中專學校創辦白鶴拳教學點,面向全省招生,成為村辦大學的典范。希望能夠通過校地聯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白鶴拳的傳承,推進我們生態旅游村建設。”仙嶺村黨支部書記蘇天恭說。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