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成為社區獨特的“風景線”。圖片來源:泉州考評 小學生志愿者活動。圖片來源:泉州考評 說到老城區,我們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年久的樓房,破舊的道路,擁擠的人潮總是帶給人種說不出來的臟亂差!可是在4月份中心城區考評中,鯉城區開元街道梅山社區成績位居前列,近日媒體回訪了梅山社區,打破我們對老城區臟亂差的刻板印象,來看看老城區在衛生環境方面是如何提升“顏值”? 嶄新的胭脂紅磚墻,整潔規范的路面環境,優美精致的綠化小景,在梅山社區,老城區的溫潤典雅映入眼簾。據了解,和不少老城區相同,梅山社區小巷多,人口密集度高,硬件設施比較薄弱,加上社區轄區內學校集中,給社區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為了逐步形成共建共享美好家園的良好局面,梅山社區除了強化對轄區環境衛生死角和問題突出的區域進行排查和整治等工作措施外,還常態化開展各類清潔家園志愿服務,從七旬老人到六歲稚童“化身”志愿者,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鯉城區開元街道梅山社區黨委書記陳麗蓉說道:“有轄區單位的黨員志愿者、街巷長志愿者、學校的學生志愿者、還有群眾志愿者都會定期來幫忙,已經好幾年這樣常態化開展。社區自己建立了志愿服務群,定期發布志愿服務活動,他們在群里自己報名參加 !” 志愿服務的廣泛開展,無聲傳遞著來自老城區的融融暖意。隨著老城區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居環境逐步地改善,群眾的參與性也隨之加強,越來越多的人形成行為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清潔家園,保護環境衛生的隊伍當中。 “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還有衛生死角大清掃,樓道清掃各種方面的整治,提高衛生的保潔程度,提升居民滿意度。這樣下來我覺得居民意識有所改變的,他們看到衛生這么干凈了,也不敢隨便亂扔,都會扔到垃圾桶里面,配合我們的工作。”鯉城區開元街道梅山社區黨委書記陳麗蓉同志說道。 鯉城區開元街道梅山社區通過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實施垃圾分類、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等具體措施,使得轄區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的同時,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邱一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