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明城市“挑刺” 泉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道德模范上街巡查 城市衛生干凈整潔,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共同監督和參與。19日,泉州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道德模范受邀參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現場巡查,為“創城”獻計獻策。 代表、委員和道德模范們先后巡查了豐澤區北峰社區、后坂菜市場、津坂路和鯉城區紅梅社區、東菜市場及周邊。每到一處,大家都對照“創城”要求,仔細查看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小餐飲店和市場周邊秩序、基礎設施、環境衛生,以及社區公共安全設施,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點評。 北峰中學校門口附近的文明標語宣傳欄已經破損,未及時進行更換;后坂菜市場門口部分路面破損、污水溢流;津坂路上由于路邊小攤販數量較多,存在不少衛生死角;鯉城區東菜市場雖有投放分類垃圾桶,但是桶身臟污、清潔不到位……“如今泉州整體市容市貌雖然不錯,但是衛生保潔、垃圾桶分類規范等還沒做到位,應該進一步整治。”泉州市人大代表鄭芳卉說,“每一個公民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違章亂停車現象也受到關注。在巡查中,車輛沒有按照劃定的停車位置和方向停放的情況比較普遍。泉州市政協委員徐摯明表示:“市場外圍的停車秩序還是比較亂,相關部門要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但最重要的是加強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將文明行為變成由內而外的一種自發意識。” 記者從泉州市創城辦了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主動加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自愿成為“信息員”“監督員”。為更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泉州市創城辦成立了一支由35位熱心市民組成的市民文明巡訪團,鼓勵他們通過“隨手拍”形式,將發現的公共秩序、環境衛生等問題,隨時隨地通過創城工作微信群傳給市創城辦批轉督促整改。 此外,為幫助解決群眾身邊的市容市貌問題,泉州市城市管理局考評中心也通過“泉州考評”微信公眾平臺和24小時114熱線,主動邀請市民群眾舉報井蓋缺失、路燈不亮、污水溢流、垃圾堆積等問題,經核實給予第一舉報人電話費獎勵,形成了“你來揭短處,我來改問題”的良性互動機制。(泉州晚報記者 莊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