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德化縣委舉辦縣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暨專題黨課。新的一年,德化全體上下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省、市、縣黨代會和縣“兩會”精神,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解放思想、強化擔當,整合資源、統籌要素,推動陶瓷轉型、全域旅游、城鄉共建“三大突破”,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德化城區(賴建明 攝) 弄清“學什么” 持續興起學習宣傳熱潮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建黨百年之際,黨領導人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德化是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我們一定要從歷史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德化縣委書記黃文捷指出,要深入領會黨的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要深入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要深入領會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要深入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要深入領會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要求。 “我們要深入學習研討,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學習成效體現到統一思想、錘煉黨性,改進作風、推動工作上來。”黃文捷說,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把握正確方向,緊密聯系實際,持續推動、步步深入、重在實踐,確保取得更大成效。 找準“做什么” 推動全縣發展“三大突破” 近年來,德化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并入選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良好成效。“這些年的發展思路,符合上級精神,符合德化實際,符合群眾愿望。今后我們‘不換思路,不改方向’,繼續沿著既定發展方向前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推動德化經濟社會發展再創一個新的五年輝煌。”黃文捷說。 推進陶瓷轉型突破。開展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數字綠色技改和陶瓷行業誠信整治專項行動,支持工業設計研究院發展,培育龍頭企業,開拓新興市場空間,力爭網絡零售額突破180億元,并推動高端碳化硅陶瓷項目建成投產,進一步強鏈延鏈,實現2022年陶瓷產值突破500億元。 推進全域旅游突破。啟動石牛山5A級景區創建,爭取云龍谷獲批4A級景區,建設德化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紅旗坊、月記窯,培育發展“世界遺產地·德化百館游”,把健康旅游發展理念融入“三條旅游精品線”打造中,策劃生成一批旅游項目。同時,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配套,進一步打響“世界瓷都·自在德化”旅游品牌,確保旅游總收入突破70億元,力爭突破80億元。 推進城鄉共建突破。以常態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推動大城關提質擴容,打造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把近年來探索形成的一套鄉村工作機制,與整鎮推進工作相結合,做美做精新農村,提升鄉村振興德化樣板;同時推進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短板項目,在城市打造“15分鐘便民圈”,在鄉村推廣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機制,建設共同富裕的山區范例。 明確“怎么做” 確保工作落實落細落成 “推進‘三大突破’,既要有好的環境,又要有強的保障,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強化理念、文化、人才‘三項賦能’,落實政治、要素、底線‘三項保障’,用好抓牢基礎、攻堅重點、創優特色‘三項方法’。”黃文捷表示。 強化理念、文化、人才“三項賦能”。理念賦能,開展“解放思想、強化擔當”學習討論活動,通過思想、視野、格局的大解放大開放,推動發展模式和發展質量的大提升。文化賦能,研究、探索和創新陶瓷文創發展與文化旅游融合,實施“德化白瓷”品牌及城市形象提升計劃,講好德化陶瓷的前世今生,推廣世界瓷都·自在德化、德化白瓷、德化農優品牌,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人才賦能,用好5000萬元的人才工作專項經費,引進外來員工2000人以上、吸引高校畢業生1000名以上、留住工藝美院畢業生300名以上、引進緊缺人才220名以上,以人才為支點撬動德化高質量發展。 落實政治、要素、底線“三項保障”。政治保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抓好政治建設、干部隊伍、基層黨建、黨風廉政和對賬收賬,確保改革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要素保障,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抓好資金、用地工作,加快政永高速德化段建設,配合廈沙高速湯城樞紐至德化段拓寬,抓好興泉鐵路德化段工程掃尾。底線保障,樹立“100-1=0”的底線思維,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綜治維穩等系列工作,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用好抓牢基礎、攻堅重點、創優特色“三項方法”。拿出嚴的標準、實的作風、硬的措施,下大力氣抓好基礎工作;圍繞全縣工作大局,“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找準重點,攻堅突破;深化特色亮點培育工作,總結提升經驗做法,打造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國叫響的工作品牌,展示德化形象、唱響德化聲音。(通訊員 李宏圖 許華森 泉州晚報記者 陳小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