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8日訊(通訊員 李書川 鄭婉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決不懈怠。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學校迅速“整編”了多支戰“疫”隊伍,從嚴壓實責任,從快抓實措施,從緊落實要求,從細做實保障,大家眾志成城,攜手抗疫,為創建“無疫小區”、構建和諧瓷都奉獻了黨員教師的擔當和力量!”德化縣第五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涂培坤說。 黨建引領抗疫情 “突擊隊”勇擔當 黨旗是號角,黨徽在閃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學校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的政治核心和組織保障作用,聞令而動,迅速響應,組建一支由黨支部書記為組長、15名黨員組成的抗疫“突擊隊”,成立工作專班,劃定黨員責任區、設立“黨建+”鄰里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點、黨員先鋒崗,全體黨員下沉“疫”線,駐守蹲點,行動靠前,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魄力和勇氣,展現出新時代黨員的樣子和擔當。 溫暖守護愛無邊 “服務隊”不畏難 疫情當前,責任如山。學校成立由黨員、教師、部分家長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組長帶隊,隨時根據各級防控任務要求,由學校適時統籌安排,壓實責任, 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統一指揮,有針對性地分區域、分時段選派。 “哪里需要往哪里沖”。黃艷華是學校一名年輕黨員教師,在核酸檢測現場,她熱心地將兒童、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引導到綠色通道;耐心地為村民答疑解惑,幫忙申領核酸采樣二維碼;小心翼翼地攙扶腿腳不便的老人一步步邁上樓梯,扶她們在椅子上歇息,檢測現場有著105個臺階,每次檢測,她硬是來來回回跑上了幾十趟。 經過不懈努力,他們出色地完成縣、鎮、村(社區)組織的物資運送、駐點值守、核酸檢測、安全疏導等“急難險重”各項任務。截至4月4日,“服務隊”參與志愿服務509班次,累計服務時長達1529小時,有力地推動疫情防控“點對點”“線連線”網格化、責任化、精細化管理,服務隊員們用師者之愛,溫情地守護著瓷都這片熱土,為全縣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積極貢獻。 齊心筑牢抗“疫”線 “宣傳隊”個個忙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老師們紛紛加入戰疫宣傳隊,站好“戰”位。班主任利用一封信、短信、班級微信群、釘釘等陣地,及時做好政策宣傳、推送防疫知識、信息報告,發起“線上隔空傳音”。黨員教師賴永瑜是“校內宣傳員”骨干,在每輪核酸檢測開始前,他總是天剛蒙蒙亮就早早來到學校,忙著錄制播放防疫小廣播,開啟校門口LED大屏幕。他們有的負責查看橫幅懸掛情況,還有的向現場群眾發放防疫小貼士。 徐福昌每天忙里忙外,開啟了“白+黑”“5+2”模式。與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們一起帶小喇叭,走街串巷,通知居民參加核酸檢測,也向居民宣傳防疫抗疫知識,勸導他們同心抗疫,不串門、不聚集,非必要不外出。一個個“流動宣傳員”與徐老師一樣每天行走在校園周邊社區、村居和責任封控區、管控區義務開展宣傳、引導勸導,張貼防疫宣傳圖片,面對面接地氣“喊話”,奏響了疫情防控的“最強音”,用打好輿論宣傳戰展現人師力量,攜手共同阻斷疫情的傳播,以高度的責任心與擔當精神踐行“師者”初心。 精心備戰顯身手 “輔導隊”實招亮 “老師,我女兒都不愛看書,您有什么好方法嗎?”“要多引導,作為家長要帶頭讀書……”蔣秀華老師正耐心地和家長們溝通,開展“電話暖心家訪”,溫馨的話語充滿了客廳;作為班主任的吳慧敏老師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布置形式各樣“走心”的作業,注重與同學們分享抗疫典型事例,交心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專心學習,并與家長及時有效溝通,做好家校共育;郭黎彬、張秀煅兩位美術老師培養同學們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美、捕捉美、創作美,指導孩子們創作出了有溫度、有情懷的抗疫主題手抄報、繪畫、蔬果拼盤等作品。 周雪宜、莊巧妮、陳詠華3位音樂老師鼓勵同學們用歌聲抒發心中對祖國、對最美逆行者的愛;黃艷華老師則從家務勞動、居家勞動技能培養方面制定計劃,提出合理化建議;黃銀華老師推出“愛心護航”心理健康輔導“空中快線”,為孩子和家長們帶來心靈按摩…… 從3月14日起,所有教學活動轉為線上,學校精心制定線上教學計劃,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實行“年段同體”“一班一策”“一對一”線上教學輔導策略,確保不停教、不停學、有實效,讓全校學生安心居家有質量學習。 “只要我們靜心教學,潛心育人,待到疫散花開,學子歸來,我們將收獲不一樣的精彩!”吳慧敏老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