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設置的智能應急救生箱。 林偉林 攝 東南網4月15日訊(本網記者 陳培源 通訊員 王曉陽 肖全省)“這個智能應急救生箱設置得太及時了,關鍵時刻可以救人性命!”近日,在西溪安溪縣城區大龍湖兩畔,細心的市民發現多了一些橙色的“智能應急救生箱”,對此大家紛紛點贊。 記者來到“智能應急救生箱”其中一個安裝點。遠遠望去,橙色的箱體格外醒目,走近一看,正面箱體上“智能應急救生箱”幾個黃色大字進入眼簾,另外還有白色字體的國際求救信號“SOS”,除此之外上邊還寫著“箱內物品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警報系統和傳輸系統”。在箱體側面則寫著簡單易操作的使用說明。 “這條河段長度有9公里多,景觀和生態功能日益明顯,是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安溪縣鳳城鎮政府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為應對跳水、溺水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就在河岸兩側,以平均每200至300米的間距設置救生圈和救生繩1套,共計80余套;同時在西大橋、三安大橋、南門大橋、穎如橋等設置8個智能救生設備箱,提升溺水群眾自救、互救能力,讓緊急救援更及時、更有效。 據悉,這些智能救生箱不僅搭載智能物聯芯片,還搭載視覺成像系統,可精準識別行為,集自動報警、行為識別、施救、防盜、遠程控制于一體。箱內放置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板、救生繩、接觸性報警裝置、物聯網傳輸裝置,箱外配有救生桿、攝像頭、太陽能板等。智能應急救生箱操作簡便,功能全面,只要打開箱體正面開關,箱內報警系統就會開啟,并將信息發送到救援平臺。同時,警報會響起,以引起周圍市民的注意。落水者距岸邊較近時,可使用救生桿救援。救生桿最長能達到6米,可套住落水者。落水者距離岸邊較遠時,可使用救生繩救援。救生繩最長30米,可將一端套在箱體的固定環上,另一端鎖住救生圈并拋向落水者。一旦有人落水,周圍人員可以利用箱內設備及時施救。 下一步,安溪縣河長辦將繼續協調相關單位,在危險區域河段配備救生設備,并持續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市民珍惜生命,愛護并正確使用救生設施,守護好自己和身邊人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