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阿里研究院公布2021年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榜單,泉州市的安溪縣、晉江市分別位居第1位、第20位。 近年來,泉州市緊跟大數據時代步伐,強化農業數字化技術應用,出臺系列鼓勵政策,推動全市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隨著數字農業建設加快,數字賦能泉州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 示范引領 數字農業加快建設 在晉江市內坑鎮砌坑村百畝洋基地,上千畝平整的土地上大棚成方連片,蔚為壯觀。基地大棚內,數十畝水培種植的空心菜長勢喜人。“2018年,我們建成兩個總面積40畝的智能水培種植大棚,并引進以色列水培一體化控制系統,溫度、光照、水流、消毒等全部自動化控制,總造價800多萬元?!备=ㄊ×垃F代農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郭桂峰介紹。 智能化水培種植蔬菜,并不是力豪農業初次試水數字農業。早在2015年至2016年,力豪農業就打造了300畝智能溫室大棚。雖然規模不大,但作出這個決定仍需不小魄力。“普通大棚一畝造價在4000元到5000元,而智能溫室大棚一畝造價需要20萬元,300畝大棚需投資7000多萬元?!惫鸱逭f。 雖然造價不菲,但數字化的應用改變了過去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智能溫室大棚內的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傳感節點,可以實時采集棚內環境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自動傳輸到電腦終端,經后臺大數據分析后,物聯網平臺可按照人工設置的參數,自動調節環境調控設備進行噴水、開窗、開啟幕簾等操作,從而實現精準控制溫度、濕度、澆水量、施肥量等。相比普通大棚,智能溫室大棚畝產量可提高30%?!惫鸱褰榻B。 包括力豪農業在內,泉州市已建成9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目前,泉州市累計建成設施果蔬大棚7萬多畝,其中智能溫室大棚8000多畝?!敖陙?,泉州市不斷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的應用,在大田種植、畜禽養殖等方面進行物聯網改造,并在現代農業項目中逐步實施和推廣水培、氣霧培、基質培、農業物聯網、水肥一體化、質量安全可追溯等技術?!比菔修r業農村局市場信息化和對外合作科一級主任科員林榮義介紹。 為推動數字農業發展,泉州市以項目示范為引領,每年扶持5家~10家農業物聯網示范企業,設立市級專項資金,對農業生產過程中運用物聯網技術的項目給予資金補助。在項目示范引領下,泉州市已建成國家數字農業示范項目1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9個,累計建成90個市級農業物聯網示范項目,累計落實項目扶持資金近千萬元,安溪縣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居全省第一位,獲評“2020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