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紡織服裝產業集中的泉州,傳統紡織服裝企業普遍面臨著較大的轉型壓力。然而,近年來,作為紡織服裝行業細分子行業的晉江泳裝產業,以轉型為動力,卻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短短5年間,這個細分子行業的年產值從不到100億元做到了去年的300億元。今年上半年,該行業產值有望達到180億元。 產業鏈完整 在紡織服裝產業身處轉型調整的大背景下,晉江泳裝產業呈現超常規的增長態勢,備受產業界關注。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小泳裝”緣何能順利突圍?晉江泳裝的逆風飛揚,首先得益于當地產業鏈的完備。 晉江市英林鎮被譽為“泳裝名鎮”,面積不足30平方公里的英林鎮,分布著大大小小200多家泳裝企業,年產值超過200億元。在業界有這樣的說法——全球每100件泳裝有30件來自晉江,其中又有三分之二以上來自英林。 “不出廠門半步,一通電話就能在半小時內采購到所有原輔材料。”晉江市泳裝產業協會會長洪清純告訴記者,晉江泳裝產業生產周期短、市場反應速度快、競爭力強。 記者注意到,以英林鎮為中心的晉江泳裝產業領域,有上游的面料環節、輔料環節,也有中游的機械環節、設計環節,更有下游的成衣環節、銷售環節。一整條完備的產業鏈,使得泳裝產業只需在30平方公里內就形成了一個內生發展、成本較低的閉環,具備了獨具特色的成本控制優勢。成本端的“地利”形成了價格優勢。 晉江市工信局局長林永紅告訴記者,過去,晉江泳裝產業集聚度不夠,產業整合能力不強,最近五年來,在政府引導下,晉江泳裝產業逐步向輔料、機械等領域拓展,形成了優勢產業鏈集群效益。面對當前國內其他區域的產業競爭、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晉江泳裝產業積極尋求各方助力,嫁接本地優質資源。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