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圍繞亂停車引發的市容亂象,市市容市貌觀察團和市停車辦、市交警支隊、市城管局考評中心等單位人員聯合深入鯉城、豐澤、洛江等地開展專題調研,并提出意見建議。 現場 停車場無人管理 過道也停車 在市區泰禾首璽小區調研時正值雨天,從小區地下車庫開出來的車輛,不時與欲駛入小區廣場停車的車輛迎面相遇,在僅一車道寬的廣場過道上堵成一片。小區保安不時打傘出來疏導。 “原本施劃300多個車位的停車場,現在擠了500多輛車進來。”看到市市容市貌觀察團前來調研,多位首璽小區業主反映道,“停車場無人管理,誰都來停,沒車位就直接橫在過道上,堵在別人車輛前面。”據了解,泰禾首璽小區廣場靠通港路的區域屬于公共區域,之前由小區物業代管,建成收費停車場。隨著《泉州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的實施,該停車場擅自收費行為被糾正,變成一個開放式的停車場,不僅施劃的300多個車位停滿車輛,原本2個車道寬的過道也被車輛占據一半,僅剩一車道可供出入。因該停車場是泰禾首璽小區地下車庫車輛進出的必經之路,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業主投訴亂停車的警情就激增。 同樣的煩惱出現在豐澤區北峰街道肖厝社區。該社區的主要出入通道與泉州火車站東側的發展用地緊密相連,幾年前,大量網約車聚集此地候客,形成一處停車區。因為車輛停放隨意無序,導致肖厝社區出入道路時常被堵。2016年,經豐澤區政府協調,肖厝社區臨時代管該發展用地的停車管理。因收費不規范、管理不到位,近年來,該停車區沒少被投訴。市市容市貌觀察團現場調研時發現,該停車區已停止收費,但依然停著一些車輛,場地衛生雜亂,市容形象差。 建議 用好停車管理條例 盡好管理責任 大坪山公園入口處、霞淮小區道路、聚鑫榮小區道路、東海雙垵街海星小區二期門口……市市容市貌觀察團走訪豐澤區的多個點,均看到了因車輛無序停放導致居民出入通道(道路)被堵的問題。 “這些停車亂象的形成,既有管理缺失的問題,也有停車設施歷史欠賬的問題,還有居民停車不文明的問題。”市市容市貌觀察團成員表示,去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泉州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每一條款均經過相關部門的反復研究,在制度設計上具有引領性和創新性,為破解我市當前機動車停放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撐。但從現狀看,各級各相關部門對該條例的貫徹落實力度和宣傳普法力度亟待提升。 市市容市貌觀察團建議,相關部門應用好用活《泉州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市民不占道違停的法治意識,引導養成文明停車的好習慣;對停車配套欠賬嚴重的老舊小區或城市片區,結合城市更新改造予以規劃建設,增建停車位,同時要創新機制,充分盤活各類停車場資源,擴大停車資源供給;相關部門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做到管理或監督不缺位,如肖厝社區出口空地,建議城建集團與社區加強協商協作,將空地有效利用、管理起來,泰和首璽廣場停車場應盡快引進專業管理單位,重新規劃車位,提供規范合理的停車服務;應健全機制,落實平峰與高峰期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如大坪山公園入口處、雙垵街等地,高峰期相關方面應上路引導,最大限度發揮配套停車場的作用,確保有序停車、文明停車。(泉州晚報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邱一漫 陳志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