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新征程 當好主力軍”職工代表系列訪談一:發揮“勞模工匠”引領作用 助力產業工人賦能成長 東南網7月22日訊(本網記者 黃雨昕 陳培源 林杰)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引領廣大職工主動融入和服務“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和“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建設大局,進一步唱響“中國夢?勞動美”主旋律,近日,泉州市總工會、東南網泉州站共同推出“奮斗新征程 當好主力軍”職工代表系列訪談,來自泉州的優秀職工代表們走進演播室,結合崗位工作職責,講述在各自崗位上甘于奉獻、關鍵時刻彰顯擔當的奮斗故事。 本期訪談邀請到的嘉賓是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品管部車間主任粟瓊;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省工信廳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專家組成員、中國電信高級專家王冬玲。同時,現場視頻連線泉州市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謝顯能。 主持人:在泉州,各行各業都涌現出一批奮斗在一線,為泉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先進工作者,粟主任和王老師也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粟主任是重慶人,遠離家鄉來到泉州工作,一扎根就是27年,能先跟我們聊一下當時對泉州的第一印象嗎? 粟瓊:我是1995年來到泉州晉江,成為一名一線的產業工人。那時候晉江的城市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當時還猶豫過要不要留下來,直到工作六個月之后,我決定留下來, 因為我喜歡上這里“愛拼敢贏”的拼搏精神。在泉州,我看到許許多多的農民工從普通操作工踏踏實實學技術,經過3到5年的成長提升為技術骨干,也拿到了不錯的薪水。在這里,只要你有夢想、肯奮斗就有出頭天。泉州,不僅僅是農民工筑夢成長的好地方,更是許多海內外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樂意扎根的幸福之城。 主持人:晉江確實是個“愛拼敢贏”的城市,只要有奮斗,夢想總會實現的。王老師是哪一年參加工作的呢? 王冬玲:我1998年畢業后長期在技術崗位工作,先在技術維護部門工作9年,之后一直在科創中心工作,算是一線技術骨干,專注于通信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及實踐工作。這兩年和我們的團隊協同九牧、鐵拓、華宇等企業共同打造了多個部級、廳級和市級的5G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標桿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