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實習生 汪梓裕)曾經荒蕪的安海鎮山兜村,如今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走在平坦的大路上,望著人來人往的鋼材市場,一股自豪感在蘇承魁心底油然而生。這條路,是他修的;這片廠,也是他建的。 1958年,蘇承魁出生于福建省晉江市。曾與死亡擦肩而過,蘇承魁更加懂得生活的來之不易。退伍回鄉后,他積極修路,自主辦廠,帶動家鄉村民增收致富。 “任何困難在我面前,都不能算是困難。” 前線沖鋒,后方修路 在蘇承魁看來,當兵就是為了保家衛國。 1976年,懷著對軍營的向往,蘇承魁加入了部隊。三年后,中越戰爭在邊境爆發,蘇承魁立馬向組織提出申請,堅決要求到前線去,捍衛祖國。 前線兇險異常,蘇承魁清晰地記得,有天下午在行軍路上走著,突然間有三發炮彈從天上打下來。炮彈來勢迅猛,蘇承魁聽得那聲響與平時完全不同,隱約感覺出里頭有殺氣。來不及張望,他在原地緊急趴下。 “當時那炮彈離我可能也就是一米多。”震感之強,讓蘇承魁一下昏了過去。后來蘇承魁被送回國進行檢查。檢查時,蘇承魁心中憂慮重重,他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以后還能不能繼續為國作戰。從醫生的口中他得知,骨頭傷得并不厲害,身上其他部位也都幾無大礙。蘇承魁喜出望外,再次向組織提出申請,奔赴前線。 在部隊當了幾年兵后,蘇承魁返回了家鄉。看到村子里的景象和自己記憶中別無二致,蘇承魁坦言心里有些失望。但是他又在這里長大,故鄉的根已經深深扎進了心底。蘇承魁決定想想辦法。 “要想富,先修路。”在村里,蘇承魁首次提出了這一建議。但他沒有想到這本是好事,卻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村里有好幾個人對我意見比較大,覺得我修這條路是為了我自己。” 要如何讓村民們看到自己的決心?那便是從自家的地下手,那塊自留地上原本種滿了農作物。蘇承魁狠狠心,咬咬牙,將地上的莊稼拔了個干凈。看到蘇承魁下了如此大的決心,村民們再沒二話,“環村路”也就這樣被順利地修了起來。 如今,平坦的“環村路”依舊環抱著山兜村,穿行在近些年新蓋起的樓房間,為村民們帶去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