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上,專家、學者代表分別作了主旨報告。吳有森 供圖 東南網8月17日訊(本網記者 陳培源 通訊員 吳有森 鄭嵐茜 鄭那君)17日,作為“海峽論壇·2022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分會場開展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在德化縣舉行,來自海峽兩岸近110名院校(機構)的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本屆研討會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融合發展”,旨在通過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融合發展的探索實踐與做法成效進行深入研討,以期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合作領域,共同促進海峽兩岸的繁榮發展。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代表分別作了主旨報告,同時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我認為德化縣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旅游可持續發展有機融合,在對大自然生態資源加以保護的同時,充分開發旅游潛力,從而實現更美好的目標。”復旦大學城市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秘書長孟立慧說,在努力打造旅游業的同時,我們應該大力推廣保護環境、集約資源的旅游開發方式,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使旅游目的地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產業發展應當以扶植在地產業為主力,增加當地人的認同感且能獲得經濟上的反饋,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提升在地經濟的一種方式,而且能額外得到其他產業鏈的孵化機會,例如有機農業、精致農業、加工業、旅游業等等。”來自臺灣的野趣生境環境教育研究院環太蝴蝶工作室副研究員張宸睿說。 據了解,本屆研討會還專門攝制展播了主題為展現“兩山理論”踐行成效的電視專題片《綠色華章》,編發了《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交流論文集》、贈發了《戴云山蘭花資源概況》等宣傳圖冊,用于交流學習與生態文化產品鑒賞。 未來,德化縣將持續推動對臺交流,守護生物多樣性,積極構建全域生態化,積極打造“世界瓷都”,為推進德化乃至海西加快兩岸融合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